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伙人、金融科技合伙人王立鵬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整個IT平臺的云化、智能化以及大數據平臺的搭建,都是金融科技的發力點。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即將出臺,當前已有16家中資銀行布局理財子公司。王立鵬認為,理財子公司主要解決風險隔離的問題。他說:“銀行的表外、理財業務與表內業務之間很容易形成風險相互傳導,如果建立銀行系子公司,單獨做資管業務,資管業務和表內業務之間便可以實現風險、品牌和法律上的隔離,同時也體現專業性?!?/P>
在他看來,金融科技在資管業務的資產端和負債端都有許多助力點。在負債端,智能投顧、精準營銷、客戶肖像的刻畫、智能產品的推介,都需要技術;在資產端,智能投研、優質項目的選擇、資產端的大數據風控都可以應用金融科技。另外,理財子公司整個IT平臺的云化、智能化以及大數據平臺的搭建,都是金融科技的發力點。
當前已有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王立鵬認為,這對整個金融科技業態的發展有好處,更多的競爭會帶來更多創新和模式的探索。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獨立運行,可以將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一些技術優勢進一步發揮。目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商業模式的探索方面并沒有一個既定模式,每家銀行的科技基礎、技術優勢以及在金融領域的產業優勢有所不同。預計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會有獨特打法,具體的創新點和商業模式也將各有特色。
王立鵬認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背靠大型金融機構,在財務實力、資源、人力等各方面都有先天優勢。銀行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練兵場”,這些金融科技公司在母行所做的業務、開發的系統,做出的解決方案,都是具有實戰意義的,都是第一手的經驗。
但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也有其特殊的地方。王立鵬稱:“它們以前都是銀行的內部團隊或部門,服務于本行的科技需求,與外界市場之間有一定距離。金融科技子公司獨立以后,是繼續作為對內服務的機構,還是兼顧對外服務需求,相信大部分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會兼顧兩方面。但沒有經受過外部市場挑戰的機構如何應對外部的客戶、市場和需求,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P>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