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漸次成立,如何在大資管行業競爭中突圍、如何獲取大量新客戶特別是高凈值客戶、如何提供有吸引力的獨特性產品等問題接踵而至。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將在銀行理財子公司業務發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可賦能于銀行理財全流程,解決痛點。
運用金融科技賦能
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認為,下一個十年的確定性是技術進步與數字化世界,現在已經是智能化時代的起點。技術進步會帶來資管行業的投資方向變化,智能科技會帶來資管行業自身的數字化升級,包括投研、投資、營銷服務、風控合規、運營和IT等方面。
分析人士表示,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金融科技不僅僅是開發和應用新技術,更需要在新技術的賦能下對自身業務模式、產品服務乃至運行機制進行變革,從而實現核心競爭力提升。
畢馬威中國金融服務業合伙人蔡正軒介紹,一般理財流程核心為“設、募、投、管、退”,即產品設計、募集資金、投資研究、投后管理以及退出分配。這五個流程節點都可以利用金融科技進行賦能,解決痛點。比如,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實現精準營銷,將以前只能由高凈值客戶才能享受到的投顧服務進一步下沉,服務長尾人群千人千面的投資服務需求。
在提升投研能力方面,蔡正軒表示,產品投資回報率長期高于競爭對手,就是理財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之初,發行的產品大多以短期固收類產品為主,這里的問題在于產品容易出現同質化。預計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研中將利用科技作為差異化競爭過程中的重要特色,例如通過機器學習使新的數據形式變得可分析、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與遙感衛星數據實時洞察經濟發展趨勢、利用數字建模與人工智能對不同期限的利率進行預測等。
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共贏
從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來看,大多都設立了金融科技部,強調將金融科技作為運營支撐。
畢馬威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獨立法人理財子公司IT建設應科技規劃先行,充分利用銀行已有的IT資產和架構標準,減少不必要的業務和技術探索的時間,縮短IT建設的周期;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與訴求,尋找企業價值提升點,并向IT端映射,業務與技術創新相結合??萍忌贤ㄟ^業務敏捷化、應用組件化、平臺化、服務化,打造對內和對外兩方面的能力;面向業務場景提供服務,支持業務系統分布式部署,保證業務獨立性,可進行彈性擴展;支持多業務階段拆分,集中配置管理,對公共服務進行剝離,服務解耦并形成基礎服務。
對于科技投入和IT系統建設,農銀理財總裁段兵表示,建立一個先進的系統要耗費大量資源,國內很難有符合理財子公司或是在資管行業中真正用得上的現成的系統。
對此,尋求與科技實力強的企業合作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苑志宏認為,在金融科技領域存在著很多優秀的企業,在其專注的領域內研發能力遠遠超過理財子公司;還有許多專注于各類前沿技術的科技公司,或許還沒有涉足金融領域,但某一項新技術的突破有可能引發金融服務的顛覆式發展。這兩類公司應該成為理財子公司的合作伙伴,一方有技術,一方有數據、有場景,存在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與共贏發展的市場機遇。優秀的數據能力和金融科技團隊,是理財子公司對外合作的基礎。具備了自身的核心能力,保持開放心態,通過優秀合作伙伴的賦能,銀行理財子公司金融科技戰略前景光明。
此前,光大銀行與度小滿金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金融領域全面深化戰略合作。且度小滿金融還將和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深度合作,優勢互補,探索多個領域的合作空間。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