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返利、霸王條款、理財產品變保單……金融消費的陷阱無處不在。在金融數字化時代,隨著人們的金融消費水平不斷升級,消費陷阱的“段位”也在不斷提高。金融消費者是構成金融體系的微觀基礎,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中國工商銀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心組織策劃,聚焦老年人、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居民等重點人群,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各渠道優勢,不斷優化重點區域金融生態,深入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惠民生、暖人心的金融教育宣傳活動,持續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
不斷提升重點群體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水平
近年來,剛剛“觸網”的老年人成為電信詐騙的“重災區”。工商銀行聚焦老年人、殘障人士等重點群體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加強金融數字化的教育宣傳力度,多舉措促進金融消費公平,助力相關群體跨越“數字鴻溝”。
工行相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工行各級機構主動與村委會、老年大學、特殊教育機構等對接,積極上門宣傳,幫助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提升對數字金融、智能技術等的理解認知水平。
在線下網點,該行充分發揮“工行驛站”和公眾教育專區的資源優勢及各項助老敬老軟硬件設施功能,積極引導客戶體驗該行手機銀行幸福生活版、老年客戶關愛版智能服務等專屬產品,推薦體驗融安e信、工銀智能衛士等反欺詐服務,大力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教育宣傳。同時,工行密切關注重點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持續創新特色產品、拓展金融服務場景,不斷提升重點群體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水平。
針對偏遠地區的金融消費者,工行充分發揮網點眾多、志愿服務的陣地優勢,統籌整合優質宣傳資源,走村入戶,將通俗、簡潔的金融知識送到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脫貧地區等重點區域,織牢織密消費者權益保護安全網。
據了解,工行云南分行制作藏文、東巴文等6種少數民族與漢語雙語海報宣傳“金融消費者八大權益”。工行貴州分行則推出了原創反詐騙話劇《天下無詐》,該話劇線上直播受眾量累計達64萬余人。
工行新疆、河南、江西等地分行依托“民族團結一家親”“訪惠聚”“定點幫扶村”“黨建聯系點”等結對幫扶機制,深入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金融古麗說消?!钡雀黝惥€上線下活動,全面宣傳國家金融惠民政策、基礎金融知識和金融風險保護等重點內容,切實打通消保教育宣傳“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金融消費防范風險意識和能力。
強化風險保護提示守護好群眾“錢袋子”
為了切實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工行積極回應客戶關切和社會熱點,將理性投資消費、金融識假防騙、個人信息保護等作為“3·15”教育宣傳活動的重點內容,幫助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主動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工行積極創新教育形式,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工行各級機構通過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法規解讀、消保風險提示等多種形式,采用推文、長圖、微視頻等多元載體,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各類熱點金融知識和重要風險提示生動形象地傳達給消費者,持續提升教育宣傳實效性。
近年來,隨著居民金融消費的快速升級,投資理財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2022年,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理財市場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工行緊扣這一契機,向消費者重點提示剛性兌付、凈值型理財、非標產品、適當性管理等概念,并將金融知識宣傳有機融入營銷宣傳、服務提供等環節,全面提升消費者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觀念,精準助力重要金融政策落實和金融風險防控。
其中,工行北京、廣東、山東等地分行聚焦消費者在使用金融產品、消費、理財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以紀錄短片、小品、情景劇、特色說唱等形式,廣泛宣傳電信網絡詐騙、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數字人民幣使用等金融知識,并通過當地主流媒體播放或循環演出,社會各界反響熱烈。
拓展線上教育宣傳輻射面讓金融知識精準觸達
進入3月以來,我國多地疫情形勢趨緊。工行主動適應疫情在全國多點散發的不利形勢,充分發揮微信、抖音、直播平臺、電視、報刊、廣播等不同媒體渠道的比較優勢,將金融知識精準推送給消費者,實現優質宣傳素材和主流媒體渠道緊密銜接,讓金融知識觸手可及。
其中,工行上海、陜西、新疆、深圳等地分行充分發揮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才藝特長,不斷拓寬活動覆蓋面、提升滲透率和影響力。該行通過手繪漫畫、抖音直播、脫口秀、微視頻等形式,將專業性強的金融知識演繹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數字化作品,情節生動,貼近現實。
工銀安盛開展“3·15”線上金融知識閱讀抽獎活動,題目范圍涵蓋金融消費者權益、非法集資、個人信息保護、依法理性維權等內容,7天內共吸引6.6萬余人次參與活動,取得預期效果。工銀瑞信圍繞投資理財、非法金融廣告等問題,設計制作多篇圖文并茂的微信推文,通過在線小游戲提示業務風險,寓教于樂普及金融知識,得到廣大消費者一致認可。
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行將繼續履行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化線上線下協同聯動,更加精準有效地滿足不同消費者差異化需求,持續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