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銳變,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5G、物聯網等技術蓬勃發展,疫情期間,各行各業更是加快了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的步伐。
5G作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將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深刻影響著銀行業的數字化進程,2020年,銀行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落地數字化戰略,賦能數字社會經濟發展,業界在思變中篤行。
4月16日,由中國電子銀行聯合宣傳年推出的線上直播論壇《咖聊》第一季第二場,特約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電信協會常務理事呂廷杰教授與大家在線交流。呂教授以“疫情加速銀行擁抱數字化時代”為話題,從5G技術出發,結合當下的5G消息、區塊鏈、法定數字貨幣、數據安全等熱點,分享了自己對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深度洞察。
新基建發力于科技端 推動全社會數字化轉型
據呂教授介紹,進入2020年以來,新型基礎設施進入高層布局,新基建包含七大領域,即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業互聯網。
此次新基建七大領域發力于科技端,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的刺激,注重中長期價值的配置,尤其發力于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大量的投資必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增長,推進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疫情之下,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出口動力放緩,需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透過投資驅動,帶動經濟復蘇。發展5G不僅可以拉動信息消費,更能為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契機,中國的制造業正從低端走向高端,在全球化產業鏈中,我們對國際的抗風險能力將逐漸增強。
5G是未來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 賦能銀行智能化
“一根針扎你的手,感覺到疼痛,這個反應時間是10毫秒,5G在低時延方面能做到1毫秒,比那個針扎你的反映速度還要快”,呂教授說。
除了“快”, 5G還更“智”。呂教授以北京二環路塞車為例稱,“5G的網絡切片能力可以把道路劃出快速公交線、行車線、慢行線,即使最堵車的時候,也會讓你有一條線不堵車,即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這是以前的通信網絡所不具備的?!?/p>
呂教授指出,5G是未來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快速的連接產生海量的關系數據,數據是機器學習的糧食,而數字化的本質是智能化,銀行服務的轉型出路在于智能化。
5G和銀行數字化轉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5G將把互聯網應用從消費互聯網引領至產業互聯網,走向行業應用。
銀行數字化轉型是管理流程智能化、業務體系生態化、服務模式個性化的三方面過程,都要有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銀行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網絡化的渠道、垂直化的服務、無現金化支付和智能化的風控。5G網絡可以讓銀行的服務無處不在,也即泛在化;大數據和基于數據的精準客戶畫像,可以實現服務的個性化;數字貨幣及其衍生技術將使金融進一步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將助力風控手段的改善和銀行業的生態化發展。
5G時代,云計算、霧計算、邊緣計算的能力將非常強大,呂教授舉例表示,云計算類似于世紀金源、萬達廣場,衣食住行游樂娛什么能力都有,但一年去不了幾次;霧計算是專賣店,好比蘇寧、大中的電器專賣店;邊緣計算就是小區的7×24小時便利店,把你最需要的、最常用的應用放在你身邊,國外大量的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正在考慮采用邊緣計算。5G的網絡覆蓋,將為邊緣計算能力賦能,將是無網點化或網點數字化轉型的探索方向。
直播過程中,來自金融、銀行、研究機構、媒體等各界觀眾提出了各自關切的行業問題,呂教授在隨后的問答環節,就銀行APP、5G短消息、中小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等熱點問題做出解答。
法定數字貨幣將觸動銀行OT 變革銀行APP
呂教授針對銀行APP的服務模式提出,最終替代銀行電子渠道的不一定是其他APP,借用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四個T概念,即CT、IT、DT、OT,CT是通信技術,IT是信息技術,DT是數據技術,OT是運營技術,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OT,其他行業不了解銀行的痛點和經營流程,無法越過這個行業壁壘。
但是,法定數字貨幣可以改變銀行APP的服務模式。法定數字貨幣不用區塊鏈記賬,傳遞的數據已經不是銀行的卡賬戶,整個運作模式都會發生變化。
“5G消息”中的銀行服務將比小程序平臺更加安全
在談及移動金融服務應該如何嵌入到5G短消息中時,呂教授強調,如果銀行把服務嵌入到運營商的5G短消息中,將會比微信或支付寶等小程序平臺更安全。在運營商的網絡連接中,短信在信令里插空傳遞,與互聯網層面的開放系統概念完全不同,安全機制或可理解為POS機、ATM機的專網專用。
數字化創新 中小銀行機遇更大
中小銀行如何跟上數字化時代?就此問題,呂教授借用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的話稱,互聯網終究可以使弱勢社會群體、小企業和強勢社會群體、大企業站在一個平臺上,他們是平等的。
數字化轉型對中小企業的機遇大于大企業。由于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平臺化特征,網絡為中小銀行賦能,中小銀行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的效果比大銀行更加明顯。
更多5G知識內容與精彩觀點,歡迎觀看呂廷杰教授的《咖聊》直播回放。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