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財聯社、上海陸家嘴管理局聯合主辦的“2024上海全球資產管理年會”在陸家嘴成功召開。在本次資管年會下午圓桌論壇一上,光大理財副總經理酈明就“大轉折時代銀行理財業務破局與機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酈明表示,對于銀行理財在規模增長、追求收益和風險防范三者的平衡方面,首先規模增長是一個果而不是一個因,對于銀行理財來講,更考慮的是后面兩個方面給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
在酈明看來,追求收益和風險防范中,后者關于風險管理的邏輯恰恰做得越加精細化,越會對未來的投資收益獲取能力提供更強保障。比如從信用風險角度出發,銀行理財作為公募資金領域,會充分發揮股東協同,對于標的入池的標準和組合分散要嚴格管理。
因而在風險管理方面,尤其是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要做相關性資產的組合,酈明表示,對于入池可選標的的遴選管理,傳統頻率是按年,現在從銀行理財的角度出發,要不斷提高這類標的重檢頻率,運用金融科技的數據分析,精細化信評顆粒度,形成高頻動態的標的入池和出池運行機制。
此外,酈明認為,在交易能力方面,各家理財子最近都有很大突破。比如說在極具巿場深度的利率債交易方面,這幾年都有長足的進步,延續運用交易能力去獲取超額收益這一發展趨勢,不僅是光大理財自身,每個理財子都應有共識,也將成為各家理財子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競爭點。
另外,資金運用當下要放眼更廣闊的市場,可以看到在全球的資產配置的機遇,舉例從境內市場到香港市場資產的跨境布局,理財子須增強相關投研能力建設,在投資者給定的風險預算范圍盡可能構建更具風險收益性價比的資產組合。
對于權益產品布局,酈明表示,光大理財從成立之初權益團隊人數一直在增加,對于權益資產的關注度一直沒有放松。光大理財已經連續第9年發布年度資管報告,在今年的資管報告里面提到了兩個:一個是對量化的再認識,另一個是對AI領域的關注。在酈明看來,當前市場權益產品規模比較小的原因,可能是受制于目前產品體系布局和渠道和客戶對理財產品波動的容忍度偏低,不過這方面未來定會有所突破,隨著各類資產波動越發頻繁,投資者對凈值波動的容忍度終會提升?!袄碡敹噘Y產、多策略、全天候的資產配置策略,深耕權益領域投資即是歷史使命,也是戰略必選項,謀全局去改變一個權益投資生態邏輯自然需要考慮深層次的問題與挑戰?!?/p>
酈明最后表示,資產端精進投研,做能力圈內的專家;資金端加強產品體系建設和投資者陪伴,努力讓投資者認知投資目標是越周期實現絕對收益,降低過程中的焦慮。對于理財子而言,需要根據市場的流動性分析、宏觀理論、行業周期等方面自上而下動態構建目前在大類資產配置上的權益配置比重和自而而上建設個股配置方案,形成體系化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幾個維度充分運用海量數據和算法,而在這些維度上做策略,既要發揮金融資源配置優勢服務并受益于國家產業布局,同時又要讓投資者感受到產品波動率的有序和回報總體實現的正向投資收益。對于理財行業權益團隊的從業人員來講,既是使命擔當,同時身兼很大壓力。酈明表示,理財子正在權益資產配置的方法論上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使投資者能充分感受到理財子更多的站在與客戶目標相一致的絕對收益回報上來創造更大的資管價值。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