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
全棧國產化賦能,新一代手機銀行煥新啟航
案例簡介
結合我行十四五戰略規劃、行業發展趨勢、同業建設經驗以及我行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我們的總體目標是打造全棧國產化新一代手機銀行為代表的新一代個人互聯網平臺??傮w目標可概括為:適配不同場景拓客需求,構建空地對接、多觸點聯動拓客轉化,解決獲客難的痛點;打造智能營銷模式,構建完善高效的場景用戶到銀行客戶的轉化運營模式,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實現移動化、場景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我行客戶服務能力;技術上采用前后分離、微服務化以及國密、國產化改造,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行保障能力,以金融交易云為基礎,以全棧國產化為原則,引入分布式微服務技術,打造移動觸點平臺。
創新技術/模式應用
新一代手機銀行以打造“零售業務線上經營主戰場”為使命,以“實現新理念、新體驗、新技術、新底座,并提供安全保障”為目標,全面梳理既有業務功能,借鑒同業標桿,全新設計和優化用戶旅程,全面擁抱全棧國產化的金融交易云,采用前后分離的互聯網技術架構,對手機銀行進行技術重構升級。
(1)新理念:產品與平臺分離設計理念和產品可插拔管理
實現了產品與平臺分離可插拔,具備了三大能力:
一是產品貨架能力實現產品在新手機銀行渠道靈活排序和上下架,實現產品的優勝劣汰;
二是新手機銀行首頁的組件化和配置化,可以根據用戶畫像匹配差異產品和功能,提高滿意度;
三是基于個人互聯網渠道中臺能力開發出來的產品,可以靈活投放其他渠道,實現多渠道協同化銷售。
(2)新體驗:全新視覺、全新交互、提升性能體驗
新一代手機銀行進行了全新UI體驗改版,并在性能上趕超了原手機銀行。盡管分布式微服務化相對單體應用有性能損耗,但通過引入分布式數據庫/緩存中間件等更先進的技術組件,結合關聯系統優化等措施,已經實現了比原手機銀行更優的性能,如賬戶查詢響應速度提升30%、轉賬交易響應速度提升了40%。
(3)新技術:前后端分離、分布式微服務化
基于新技術的研發效能,開發新產品不會減少成本,但具備兩方面優勢:
一是追平了市場主流技術,在人才招聘和留用等方面會降低門檻;
二是在多渠道協同復用建設上,消除了煙囪式的系統架構,邊際效應隨著渠道越多效用越高。
(4)新底座:接入金融交易云平臺,保障業務連續性
新一代手機銀行基于全棧國產化的金融交易云底座,從以下三個方面保障業務連續性:
一是我行國產化金融云平臺底座為新一代手機銀行分布式微服務提供了服務容災以及面對海量用戶流量的可伸縮的基礎支撐能力;
二是應用結合資源監控、端到端全鏈路跟蹤、業務監控,及時發現以及處理故障,提升業務的可靠性,提升我行業務運營能力;
三是新一代手機銀行遵循“兩地三中心、同城雙活”的部署規劃,實現系統高可用,確保業務連續性。
項目效果評估
我行新一代手機銀行項目2023年2月開始啟動建設,歷經14個月的研發與試運行,于2024年4月19日全面推廣上線。全棧國產化的新一代手機銀行建成,對我行的數字化轉型以及業務高質量發展有著諸多意義。
首先,在技術層面,新一代手機銀行以我行金融交易云為基礎,以全棧國產化為原則,引入分布式微服務技術,打造移動觸點平臺。技術架構煥然一新,實現了從傳統架構向先進的國產化架構的轉型升級。新的技術架構不僅提升了系統的運行效率,還增強了系統可靠性,也充分驗證我行全棧國產化基礎設施對關鍵業務系統支撐能力,為后續我行其他系統國產化上云改造奠定基礎。
其次,在業務層面,借由新一代手機銀行項目對我行手機銀行進行全面重構,全面梳理既有存量所有業務功能,借鑒同業標桿,全新設計和優化用戶旅程,在功能豐富性、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均有了顯著提升,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新的技術架構也支持了更多復雜的業務場景和個性化需求,為我行提升服務品質、拓展零售業務運營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1:新一代手機銀行全新界面
項目牽頭人
翟春杰 總行智能科技部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
項目團隊成員
孔凱、鐘慧虹、謝先嬋、翁升、李小朋、陽飛、祁義、羅建鑫、劉莉芬、潘素蘭、潘銘忠、張春雷、謝恒達、高巍、劉凱華、董彬彬、黃正、蘇景博、郭曉新、許恩俊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