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信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把金融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打造業務新增長極的重要抓手,全力向海輸送金融動能,助力海洋強省建設。截至2024年2月末,發放漁業相關貸款余額172億元(其中海洋漁業貸款76億)、同比增長53%。
一、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引導藍色經濟駛向“快車道”
廣東農信全面發力服務海洋經濟,大力實施“金融+海洋”工程,為藍色經濟的高速發展貢獻力量。一是“平臺+服務”助力融好資。如,在湛江遂溪縣,出資220萬元承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海灘涂地承包經營權在服務平臺上登記交易,已在“三資平臺”智慧云平臺成交了34筆農村集體土地經營權、資產出租,交易金額1965萬元。同時,以此為支撐創新推出灘涂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通過系統批量獲取客戶信息,已累計發放40筆貸款、金額累計1081萬元,有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融資功能。二是“銀行+協會”找準新客戶。如,在陽江陽西縣,廣東農信主動與陽江市水產種苗發展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針對協會會員單位量身定做專屬產品服務,累計貸款3700筆、金額超6億元,促進當地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又如,在湛江吳川市,舉辦“粵西淡水魚苗孵化協會2024年度春孵戰略合作大會”,對協會簽約授信8億元支持吳川市鱖花菜魚苗等魚苗產業發展,打造出粵西淡水魚苗孵化的行業名片。三是“保險+增信”破解風控難。如,在湛江雷州市,通過積極對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公司,首創投保費用保險公司承擔60%、企業承擔40%的“四位一體”保險增信新模式,大幅降低企業費用負擔。同時用保單形式為企業增加信用等級,向湛江市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授信300萬元,實現“銀?!惫蚕砜蛻?、共擔風險。截至2024年2月末,已累計支持海洋漁業企業1800戶、金額累計5億元,一舉解決海洋牧場企業融資難題。
二、加大支持漁港建設,助推陸海聯動打造“新標桿”
漁港是聯結漁業生產捕撈和水產品深加工的重要一環。廣東農信把推動漁港建設作為支持海洋牧場的關鍵,主動對接漁港建設項目,提供綜合融資服務方案,助推漁港城市打造漁港經濟區。一是推動建設涉海經濟交易物流中心。如,在陽江市,廣東農信多年來持續加大投放,支持海陵島閘坡中心漁港轉型升級。根據海陵島經濟規劃,發放3.45億信貸資金建設“閘坡中心漁港水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實現水產品交易、海味干貨以及餐飲業、冷凍物流經營標準化、規范化,打造出漁港經濟區海陸接力、岸海聯動的商業模式。二是活用貨幣政策工具促進漁業養殖生產。如,在茂名市,充分運用支農再貸款的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省級對蝦產業園建設,主動為園區龍頭企業提供2100萬元優惠利率的支農再貸款,幫助企業擴建對蝦養殖基地,提高對蝦養殖密度。當前已建成7000多畝的養殖基地,對蝦產量翻了一番。同時,帶動當地魚苗繁育、產品加工等上下游漁戶同步壯大。截至2024年2月末,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95戶9200萬元,實現 “大漁”帶“小漁”增產增量。
三、深挖水產品產業鏈,帶動漁業創收邁向“致富路”
廣東農信聚焦海洋產業全鏈條發展,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深海網箱養殖項目,同時增強海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和交易流通等供應鏈協同運作,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和漁民共同致富。一是支持“鏈主”全產業鏈升級。如,在陽江市,向省級龍頭企業永昊食品公司及關聯企業授信1200萬,支持企業建設咸淡水養殖基地和年產能2萬噸的現代水產加工車間,在加工水產品冷凍、魚糜制品加工及銷售方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為周邊村民漁民提供就業崗位約500個,帶動當地漁民養殖增收共同富裕。二是打造全產業鏈“育繁推”研創平臺。如,在湛江市,向海威農業集團及供應鏈統一授信3.66億元,幫助企業形成南美白對蝦及特色名優海水魚良種培育及規?;B殖的全產業鏈“育繁推”研創平臺,助力 “海威1號”“海威2號”大型桁架式養殖平臺下水投產,鏈上東騰飼料公司產能擴大2倍,鏈下畫景食品冷鏈產品每年吞吐量達到30萬噸以上。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