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應用對金融行業將會產生哪些影響?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江朝陽在“2023招銀浦江金融科技論壇”中表示,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受到全世界矚目,AI發展迎來歷史性的“iPhone時刻”。大語言模型技術毫無疑問將給各行各業帶來無限可能,特別是對于財富與資管這類知識密集型行業而言,大模型將對企業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效率產生革命性提升。
前端業務領域+專項業務場景成賦能方向
依托海量訓練數據、大規模算例和強大算法的大模型持續火熱發展,金融機構已陸續開始布局。對銀行業而言,當前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領域的應用也成為關注的熱點方向。從發展前景來看,行業普遍認為大模型在投顧服務、智能客服、風險評估等業務場景中有發展潛力和機會。
聚焦銀行業務,大模型技術將如何賦能?招商銀行金融科技辦公室主任高旭磊認為,小模型時代的病痛,大模型是解藥。未來,招商銀行將在大模型的基礎上,通過統一管理和共享prompt等方式,結合以往累積的AI資產,構建通用大模型平臺。一方面,對前端各業務領域進行基礎賦能;另一方面,重點賦能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智能投研、智能辦公、智能研發等專項業務場景。
高旭磊表示,基于大模型,極有可能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作業模式,甚至是新的人類社會的運轉模式。當前大模型已經具備對中密度人類智能場景進行替代、對高密度人類智能場景進行輔助的巨大能力或者潛力,大模型所具備的極低邊際成本,將使得使用同樣模型的人和人、組織和組織之間的差距極大縮小,而使用者相較不使用者的優勢將進一步拉大?,F階段而言,企業最需要、最應該去做的就是腳踏實地,找準切合自身實際需求的應用場景,充分應用大模型技術,循序漸進,提高企業的生產力。
成本和門檻未來有望降低
在一眾機構搶灘大模型應用的同時,高昂的成本也成為門檻之一。大模型的訓練一方面包括訓練時間、調試成本、部署成本等基礎投入,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算力短缺、頭部技術人員不足等問題。但隨著模型絕對數量的增加,未來成本和門檻有望降低也成為業內共識。
江朝陽認為,未來大模型的研發成本和應用門檻將會不斷降低,這是新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過去十多年AI的發展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大模型也不會例外。市場將會出現多個基礎大模型,這既是技術成本降低帶來的可能性,也是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現實需求。此外,大模型應用將允許本地化、個性化的知識承載,以保持商業機構能力的多元化。
對于當前布局大模型的金融機構而言,依靠科技提升能力則是當前更重要的考量。江朝陽認為,當前在供需兩端的推動下,財富與資產管理已經成為國內金融業轉型發展的重點方向。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運用科技提升能力,將是財富與資產管理行業的確定性機會。在技術應用上,共享、共創、共贏將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