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批8個金融業開放項目推出后,上海正在準備推出第2批15個項目,而且這并不是結束。
6月21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召開的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上,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說,前兩批23個項目的成果還是初步的,接下來還會有更多項目落地,“下半年再爭取1~2批項目落戶上海?!?/P>
從開放領域看,金融業開放項目涉及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從開放內容來看,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從開放區域來看,涉及美英法德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相關的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
伴隨著我國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相關舉措逐步落地,上海希望憑借金融市場發達、金融資源集聚的優勢,爭取先行先試資格,在相應的開放領域率先突破。
上海在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上海已聚集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1428萬億元,直接融資總額達7.6萬億元,占全國直接融資總額的85%以上,外資金融機構占本市所有持牌金融機構總數近30%。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當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上海將著力探索金融改革開放的“上海經驗”,積極推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先行先試,努力成為全球資本融通的重要樞紐節點。
為了進一步推動金融業開放項目落戶上海,6月21日,上海推出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于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分六大部分、二十五條舉措,涵蓋了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便利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科創中心建設、集聚發展高層次金融人才、構建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金融法治環境等六個方面。
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希表示,此舉是希望將上海自貿區打造成為擴大金融開放的新高地,繼續保持上海自貿區金融業對外開放度的全國領先地位,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
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借助于政策等優勢,多項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點項目落戶,比如全國首家CEPA項下的合資全牌照券商——申港證券、全國首家專業再保險經紀公司——江泰再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全國首家合資信用保險銷售公司——太平洋裕利安怡保險銷售公司。
也因此,上海自貿區已經成為全國金融開放程度最高、外資金融機構最密集的地區,外資銀行、合資公募基金、外資保險公司的數量均位列全國第一,最有能力也最具備條件承接金融服務業全面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浦東新區金融局局長張紅說,上海自貿區建立了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服務團隊,對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提供全程服務支持,為外資金融項目辦理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提供綠色通道。同時也協助外資金融機構尋找國內合作伙伴。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