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銀行網3月2日訊 德意志銀行集團(簡稱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范海爍近日發表研究報告,評估大型中資銀行再次擴充資本的可能性及影響。范海爍在報告中表示,德意志銀行對中國銀行業保持積極樂觀的判斷。我們預計金融去杠桿將有效降低系統性風險,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將緩釋資產質量風險。
大型中資銀行會否進行新一輪融資是投資者多年來關注的話題之一, 尤其是在目前市值接近1 x市賬率(P/B Ratio)的情況下。究其原因,很多投資者仍擔心補充資本是否會被用于擴大不良貸款的確認,并對可能的股權稀釋有所顧慮。
范海爍判斷,基于下列因素,大型中資銀行近期發行新股的可能性不大:
1. 具備自身資本擴增能力。目前大型中資銀行凈資產收益率為12-15%,明顯高于保持可持續資產擴張的最低要求11%。
2. 核心一級資本(CET-1)充足率充分達標,高于監管最低要求300個基點??倱p失吸收能力(TLAC)監管要求預計將于7年后落地,大型中資銀行應順利達標。
3. 受貸款發放向個人貸款傾斜以及內部評級法的實施推動,風險加權資產總資產占比持續降低。資本消耗水平較過去減少。
4. 中央政府在大型銀行中的平均持股比例達71%,因此大型銀行募集資本將給中國財政結構增加壓力。
此外,范海爍認為,即便中資大行宣布擴充資本計劃,也不應產生負面影響。過去,投資者主要擔心資金的使用會否用于確認更多不良貸款。但現階段的情況是,大型中資銀行的資產質量有序 提升,不良貸款形成率降低。因此,更強健的資本結構將有助于加強金融穩定性。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