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實體經濟企穩,銀行評級出現批量上調。聯合資信日前公告稱,決定將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同時將“14江南農商二級”“15江南農商二級”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根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60家銀行的主體評級被上調,相比去年大幅提升,其中多數被上調評級的銀行來自農商行和城商行板塊。
農商行城商行評級屢升
聯合資信表示,近年來,江南農商行資產規模在全國農商行系統內排名靠前,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傳統存貸款業務在常州地區具有明顯競爭優勢,金融市場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較快,且實現了較好的收益,業務轉型初見成效。同時,江南農商行異地分支機構的拓展將為其提供持續的業務增長空間。2017年以來,受當地信用環境好轉以及核銷力度加大的影響,江南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有所改善,撥備充足:且增資擴股的完成使其資本實力明顯增強,資本處于充足水平。
無獨有偶,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60家銀行的評級被上調。而在去年全年僅有寧波慈溪農商行一家銀行的主體評級被上調。今年主體評級被上調的銀行中,城商行、農商行是主力軍,占據了8成以上的比例,達到51家。從51家銀行地域分布情況來看,浙江和廣東較多,分別為9家和6家。有12家銀行的主體評級由AA+上調至AAA,21家銀行由AA上調至AA+,15家調整至AA,8家調整至AA-,3家調整至A+, 此外中誠信今年7月上旬將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體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
據統計,60家國內銀行信用評級被上調是出自5家評級機構之手,其中,最看好國內銀行發展前景的,當屬聯合資信,共上調了21家銀行信用評級。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李曉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實體經濟出現企穩,銀行壞賬壓力大幅減輕,銀行的撥備計提力度也穩定下來。不良貸款拐點逐步顯現。未來經濟如果不出現大幅下滑,銀行的資產質量壓力將逐步得到緩解,從時間來看,三季度開始,評級調升銀行的數量大增,主要原因在于三季度的經濟增長超預期,企業回款好、盈利佳,必然利好銀行;其次銀行的凈息差收入增加,2014年末以來6次降息帶來的息差下行基本消化,2017年息差表現穩定,向下壓力較??;此次被上調的農商行和城商行很多都屬于省級或者省會城市銀行,在業務資質、經營網絡或品牌影響等各方面具備相對競爭優勢,業務結構逐步調整優化,并且能夠不同程度地通過上市、增資擴股、發行優先股等方式獲得資本補充,有利于這些銀行應對區域經濟放緩、行業監管趨嚴、金融市場波動等風險。
僅有4家銀行評級展望被下調
銀行業績也逐步印證此前的預判。目前25家上市銀行中,已經有三家披露了今年的年報預告,全部預增。其中寧波銀行預增幅度最大。根據公告,寧波銀行預計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9億元至93.7億元,同比上升10%至20%。
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認為:隨著實體經濟向好,行業不良貸款壓力緩解,銀行需要計提的撥備將減少,從而銀行信用成本率將開始下降,這也將增厚銀行的凈利潤。信用成本率每下降5-10個BP,增厚凈利潤約2%-4%。股份制銀行的情況好于大型銀行。主要原因是:一,股份制銀行資產增速將逐步回升,速度快于大行;二,股份制銀行貸款定價能力好于大行,NIM(凈息差)回升彈性提高;三,大企業盈利狀況好轉逐步傳導到中小企業,股份制銀行資產質量邊際改善更為顯著,估值提升更加明顯。
不過在銀行評級大量上調的同時,也有4家銀行評級被下調,其中有3起發生在今年四季度。中誠信日前公告稱,決定維持山東威海農商行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維持“16威海農商二級”的債項信用等級為A+。對于下調原因,中誠信表示,今年地區經濟發展持續下行,使該行存貸款增長乏力,截至9月末,該行總存款僅較年初增長4.14%至112.07億元,總貸款較年初下降1.38%至85.03億元。此外,該行不良貸款增幅顯著,截至2017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2.58億元至4.48億元,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上升3.07個百分點至5.27%,超過監管要求。
10月30日,大公將包商銀行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下調包商銀行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監管導向變化,償債環境承壓,二是業務拓展受限,財富創造能力減弱。包商銀行資本充足水平下降明顯且已低于監管標準,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偏離度較高,資本補充和信用風險管理壓力較大,對業務拓展和財富創造能力形成抑制和削弱。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