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網貸機構數量繼續呈現“雙降”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錢誠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以下簡稱“第一網貸”)獲得的《2017年9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9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環比減少3.63%,網貸機構數量環比下降1%。
截至2017年9月底,納入中國P2P網貸指數統計的基本正常經營P2P網貸平臺為2526家,全國主動關閉、提現困難、失聯跑路問題平臺等累計2951家。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監管與整頓進入攻堅階段,市場競爭的加劇,還會有不少網貸平臺退出,主動停業是平臺良性退出的最優選項。就在9月29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深圳市互金協會”)發布了《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意見稿》對網貸機構退出做出了流程指引,這也是全國首個網貸退出指引。
系全國首份網貸業務退出指引
9月29日,深圳市互金協會發布了《意見稿》?!兑庖姼濉匪Q退出,是指網貸機構終止經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包括但不限于清算注銷、業務轉型等。
《意見稿》提出,網貸機構退出應該遵循市場化、積極穩妥、協作配合、分類處置等原則,并且強調,網貸機構退出期間,網貸機構經營地址不可搬遷,平臺網站不可關閉,平臺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可失聯。
按照《意見稿》,網貸平臺業務退出一般程序為:(一)成立退出工作領導小組;(二)制定退出計劃和退出方案;(三)向協會報備退出計劃及退出方案;(四)協會提出指導意見并不定期組織相關培訓;(五)執行退出方案,按照計劃穩妥推進退出工作;(六)每周向協會匯報退出情況,并就疑難問題及時與協會溝通;(七)落實出借人資金清退工作,全部結清存量項目;(八)全面終止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網貸機構退出應向深圳市互金協會遞交退出計劃書、存量項目清單和清收情況、出借人信息、財務審計報告等材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向出借人發布退出公告,公告須披露平臺退出原因、退出方案、退出時間表、不良資產處置方案、出借人資產清償方案、投訴協商處理渠道。
近幾個月,深圳多家網貸平臺主動退出。7月,深圳老牌網貸平臺紅嶺創投宣布退出網貸業務,過渡期三年,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9月,華銀金融官網發布公告,稱網貸環境每況愈下,獲客成本逐漸增高,決定清盤,承諾在90個自然日內,對投資人待收本金進行全部償還。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互金協會的《意見稿》還對網貸機構不良資產處置提出了相關意見,其中一項是,具有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集團等背景的網貸機構,應由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集團等提供合理范圍內的資金援助,協助網貸機構盡量縮小不良貸款余額和待償余額之間的差額。
9月網貸交易額環比下滑
第一網貸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全國P2P網貸機構數量(扣掉問題平臺,即基本正常平臺與觀察平臺數量之和)4129家,環比下降1%。9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3284.86億元,環比下降3.63%。這是網貸行業連續第二個月“雙降”。
銀行存管方面,截至9月底,全國有1272家(不含已成為問題平臺的52家)P2P網貸機構直接與銀行對接進行資金存管,其中銀行資金存管已經上線的有667家(不含已成為問題平臺的27家),已簽訂銀行存管協議還未上線的有605家(不含已成為問題平臺的25家)。
網貸行業監管趨嚴,出現問題或者主動退出的平臺在持續增加。截至2017年9月底,納入中國P2P網貸指數統計的基本正常經營P2P網貸平臺為2526家(9月份有P2P網貸交易數據),全國主動關閉、提現困難、失聯跑路問題平臺等累計2951家,其中2017年9月份當月新發生85家。
第一網貸指出,上述2951家問題平臺,相當多的是以跑路退出。而可預見的是,隨著監管與整頓進入攻堅階段,市場競爭的加劇,還會有不少網貸平臺退出。
責任編輯:曉麗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