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看到盤面,人民幣的強勢確實是讓人吃驚?!蹦硣写笮型鈪R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報6.677,上調305個基點,創去年9月29日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CNY)對美元一度漲破6.66,為2016年8月25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CNH)突破6.68關口,日內大漲逾130個基點。
“人民幣預期漸變?!惫ゃy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日公布的7月中國外匯儲備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實現了連續6個月的上漲。結合多層面的經濟數據,外匯儲備的穩步攀升再次驗證了人民幣預期已由冷轉暖。隨著今年以來人民幣基本面的持續改善,人民幣匯率企穩預期正在取代貶值預期成為市場共識,將進一步穩定人民幣匯率的中長期運行態勢?!?/P>
人民幣升值預期短期難撼
人民幣自5月下旬起一路走強,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升破6.9、6.8、6.7關口,離岸人民幣漲幅也在不斷擴大。粗略統計,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已累計上升近3000個基點。
多位外匯交易員上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下長達一個月的漲勢紀錄,相信大多數投資者都將關注6.7這個重要的心理關口。一旦突破,市場對于人民幣的看漲情緒將更加積極。
8月10日,上述國有大行外匯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短期人民幣升值勢頭已不太可能逆轉,“今日中間價6.6770,較前一日低開逾300點,市場開盤成交價已接近6.65,流動性一般。在近期美元弱勢預期的大環境下,如果政策方面無新舉措,預計人民幣升值情緒短期內難以扭轉?!?/P>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本周的強勢,并非由美元走弱推動,多是因為市場的積極預期。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對人民幣匯率起到了有效支撐作用?!敝薪鹚芯吭菏紫洕鷮W家趙慶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加之,外匯管理部門在個人購匯、企業“走出去”等方面不斷完善政策實施細則,減少跨境資本流動壓力,市場信心逐步好轉,這些都對人民幣走強起到了有力推動。
相比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勢并不突出。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行運用“一籃子貨幣”的意圖可能在于,美元大跌時讓人民幣適度少升值一些,那么當美元走強時,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或更為可控。
FXTM富拓市場研究副總裁艾哈邁德(JameelAhmad)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已經上漲約3%,而歐元、澳元等一些主要貨幣已上漲約10%。我認為人民幣的走勢釋放出了清晰信號,即未來幾個月人民幣將進一步走強,2017年底前人民幣有望再升值2%~3%?!?/P>
美元或迎弱周期
不少分析認為,美元似乎已迎來“弱周期”。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此前發布了題為《為什么我堅持唱空美元》的署名文章,其中強調了八個看空美元的邏輯,分別是:美國經濟情況低于預期;特朗普政策不及預期;美國通脹低于預期,美聯儲表態更加鴿派;美聯儲加息后,美元未必升值;美國經濟格林斯潘式復蘇(通過貨幣政策拉動經濟),過強美元難以承受;周期性規律顯示美元見頂;歐洲經濟明顯好于預期,政治黑天鵝并未出現;非美元貨幣表現積極。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士對此持觀望態度。嘉盛集團技術分析師拉扎克扎達(FawadRazaqzad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鑒于美元情緒已非常負面,空倉創階段性新高,因此,任何好消息都會給投資者于當前低價買入美元提供足夠理由?!惫?,近期由于新的職位空缺數據攀升至紀錄高點,美元應聲飆漲。
此外,美聯儲將從10月開始啟動縮表的預期已基本錨定,屆時仍需持續觀察該事件對匯市的擾動。分析認為,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下半年能夠落實部分刺激政策,可能帶動美元回升。
外資增配人民幣債券
伴隨著美元走弱和人民幣即期匯率升值,再加上中國的利率仍遠高于美國和歐洲,中國債市的機遇愈發凸顯。
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托管余額為8414.68億元,單月增持人民幣債券398.86億元,為連續第五個月增持,增持規模創2016年6月以來最高。當月境外機構大幅增持人民幣國債378.18億元,為連續五個月增持。
中信固收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吸引外資流入,利好國內債市。首先,從全球債市來看,人民幣債券優勢明顯。中國國債收益率顯著高于主流發達經濟體,息票配置價值凸顯;其次,與A股相比,人民幣債券夏普比率(SharpeRatio,承擔單位風險可獲得的收益)較高,投資性價比高;最后,國內債市外資滲透率低,“債券通”落地開啟“快車道”后,有望提高我國債市的國際化程度,吸引增量資金入場。隨著國際貨幣體系重構,人民幣有望穩步升值,吸引外資流入,利好國內債市。
對于外資的配置需求而言,持續穩定的預期至關重要。中金公司認為,不能低估這一輪匯率預期重構的影響,“畢竟人民幣貶值預期積累了2年,現在可能面臨變盤,可能從貶值預期回到升值預期,帶來外匯占款修復,國內流動性也會相應改善,銀行存款恢復,降低對同業杠桿的依賴?!?/P>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外匯占款雖然在下降,但是降幅在不斷收窄;下半年隨著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減小,外匯占款同比將進一步好轉,這有助于國內貨幣市場流動性改善。
不過,此前也有外資機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本管制是外資增配中國債市以及中國債市被納入指數的最大障礙。當前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仍然存在著對于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本金的鎖定期(lockupperiod)、資金匯出等方面的限制,這給境外機構的流動性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影響其對中國債市的積極性。
不過,整體而言,隨著中國債市國際化進程加速,外資增加配置則是大勢所趨。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