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銀行網訊 6月30日,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下稱“網聯”)正式啟動切量,以騰訊財付通為首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旗下部分支付業務切至網聯平臺。啟動切量的當天,網聯還發布了其最新版本的平臺業務規則,為平臺業務的進一步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據財新報道,網聯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前通過技術驗收,并接入4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200家商業銀行,同時接入支付機構的交易逐步放量;到2018年下半年,網聯將完成與所有第三方機構和銀行的對接。最終網聯將一頭對接115家持牌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一頭對接近300家商業銀行。
有資料顯示,去年10月下旬,央行正式發文批復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籌備網聯的建設,即按照市場化方式組織建設網聯平臺。各支付機構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起建設的支付清算平臺。
3月31日,網聯平臺啟動試生產運行,完成首筆資金交易驗證,正式接入央行支付清算系統。首批接入四家商業銀行和三家最大的支付機構支付寶、財付通和網銀在線。當日,首筆跨行清算交易通過微信紅包由騰訊財付通平臺發起,收付款行分別為中行與招商銀行;首筆簽約交易驗證則由京東支付與中行完成。
網聯通過H5宣傳頁透露的信息顯示,接入的財付通、京東支付、快錢、百度錢包、支付寶、壹錢包、翼支付、聯動優勢、和包支付等9家大中型支付機構交易量規模市場占比例超96%。
而接入的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華夏銀行等12家全國性商業銀行賬戶數量市場占比達到了70%。
信息還顯示,預計到9月30日,主要機構、銀行將實現全接入,支付功能實現全覆蓋。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