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實現顯著增長。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6月中旬,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已超29萬億元。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芈渲?8.06萬億元,較2023年年底增長約1.26萬億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顯著增長,主要是受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促使部分存款資金流向理財市場,從而推動了理財規模的增長。同時,債市表現較好的背景下,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表現出較好的業績,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和資金投入。展望下半年,銀行理財規模將延續增長態勢。
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一度超過29萬億元,而銀行理財規模在6月末有所回落,是受到“季末回表”的壓力影響。不過,今年6月份“季末回表”壓力整體較輕。據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測算,今年6月份理財規??s減了0.64萬億元,低于2020年以來同期降幅。
分產品類型看,固收類、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上半年增長顯著,混合類和權益類理財產品規模則出現下降。
對此,田利輝表示,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受市場風險的變化和監管政策的影響。在上半年,由于股市波動較大,中小投資者風險偏好趨于保守,更傾向于選擇風險較低的固收類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以確保資金安全。同時,監管政策對混合類和權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杠桿比例等進行了限制,該類產品的市場吸引力有所減弱。此外,不少混合類和權益類理財產品的設計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投資者興趣不高。
銀行理財規模是否延續增長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市場風險偏好、監管政策、銀行產品創新以及投資者行為等多種因素。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在下半年延續增長態勢,并有可能重新站上30萬億元關口。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將延續回暖態勢,一方面,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建設的逐步成熟,疊加債券市場平穩運行,理財產品數量將穩步增加,市場競爭力得以充分體現。另一方面,隨著價值投資觀念深入人心,投資者能夠理性看待理財產品的短期波動,不會出現短期內大額贖回的情況,有利于理財產品的高質量發展。
田利輝認為,展望下半年,銀行理財規模預計將延續增長態勢,但增速可能會放緩。而且,隨著債券市場收益率中樞快速下行至低位,疊加高息存款等配置方式受限,理財實際收益率將趨于下行。
除了銀行理財規模有望重回高位,在業內人士看來,下半年銀行理財供給側改革或加速落地。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銀行理財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如果監管部門能夠繼續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推動銀行理財業務向更加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銀行也能夠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服務質量,那么銀行理財供給側改革有望在下半年加速落地。監管部門要求未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壓降存量理財業務規模,這將導致增量理財規模進一步向銀行理財子公司集中?!碧锢x分析稱。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可能會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服務質量,以適應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的變化。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