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齊魯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該行整體經營情況穩健向好,資產結構、經營業績、資產質量實現統籌發展。
作為地方法人銀行,2023年,齊魯銀行堅守“服務城鄉居民、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的”本源初心,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實主責主業,持續加大對綠色、普惠、科技等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在服務實體經濟、改善民生福祉、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規模、效益、質量協同發展,交出一份“穩中提質”的期末答卷。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齊魯銀行資產規模突破6000億元達到6048.1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19.52億元,同比增長8.03%;凈利潤42.69億元,同比增長17.58%,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等指標持續改善,實現新三年發展規劃良好開局。
規模質效協同發展 營收凈利“雙升”
從年報數據來看,2023年,齊魯銀行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經營效益穩步提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從規模來看,截至2023年末,該行資產總額達6048.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53%;貸款總額3001.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69%。其中,負債總額5629.9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68%;存款總額3980.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85%,資產負債結構持續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銀行業業績表現整體平庸的情況下,齊魯銀行效益數據仍然可圈可點。
2023年全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9.52億元,同比增長8.03%;凈利潤42.69億元,同比增長17.58%。其中,利息凈收入88.77億元,同比增長3.53%,非息收入30.75億元,同比增長23.53%。
在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經營效益穩步提升的同時,齊魯銀行依托科技賦能強化風險全流程管控,嚴格落實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新規,資產質量持續夯實。
截至2023年末,該行不良率1.26%,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03.58%,較上年末提高22.52個百分點。
金融服務實體 彰顯責任擔當
“服務實體經濟”關鍵詞貫穿齊魯銀行全年。作為地方金融機構,齊魯銀行立足主責主業,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引導信貸資金向普惠、科創、縣域等重點領域傾斜,主動融入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現與自身發展的同頻共振,截至報告期末,普惠、涉農、科創貸款增速分別達到19.37%、18.22%、28.04%。
具體來看,齊魯銀行聚焦中小微企業,深入開展“走萬企 提信心 優服務”等活動,全面深化銀政擔合作,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研發建設集自助化、智能化、線上化于一體的齊魯普惠微平臺,持續推進當地普惠業務增量提質。
截至2023年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55.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6.37億元,增速19.37%,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到6.9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當年平均投放利率4.77%。
另外,齊魯銀行深入實施城鄉聯動發展戰略,將金融服務城鄉融合發展作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持續打造縣域發展增長極,推動縣域金融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3年末,該行縣域支行(不含子公司)存款余額1149.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23%;貸款余額865.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18%;縣域客戶數198.5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7.32萬戶。
自上而下推進轉型 數字化提速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業勢必融入數字轉型大局,齊魯銀行亦不例外。
2023年,齊魯銀行緊跟金融科技變革趨勢,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驅動力,推動制度、產品、管理自上而下進行迭代升級,切實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具體來看,齊魯銀行制定并發布《齊魯銀行2023-2025年發展規劃暨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系統構建數字化轉型體系和框架,將數字化轉型提升至全行戰略層面;聚焦產品流程優化、展業模式升級、場景金融建設,提升營銷的線上化、批量化、精準化水平;加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敏捷團隊管理,實施科技專員派駐,積極探索業技融合。
截至2023年末,該行實施普惠業務線上化行動,線上普惠貸款增長40.40%;“泉心權益”平臺開展營銷活動747次,觸達客戶4500萬人次;上線智能報告平臺、數字運營平臺,完成智能客服二期建設,運營效率有效提升。
另外,齊魯銀行不斷完善網點、遠程銀行服務智能化升級,發揮自助機具服務效能,加快數字人民幣項目建設,持續提升客戶體驗,著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