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日,已有20余家銀行披露2022年年報,銀行信用卡業務“成績單”也隨之出爐。
整體來看,2022年,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速有所放緩,不過,部分中小銀行的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增速較快,如青島銀行的信用卡新增發卡量同比增長超過20%。
在信用卡交易金額方面,多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金額同比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銀行出現下降。
多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金額增加
國有六大行中,截至2022年末,工商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1.65億張,在國有六大行的累計發卡量中居于首位,較2021年底增加200萬張。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分別為1.40億張、1.38億張;交通銀行境內行信用卡在冊卡量7450.83萬張,較上年末增加23.95萬張;郵儲銀行的信用卡新增發卡量636.17萬張,結存卡量為4282.33萬張。
股份行中,截至2022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1.07億張,較上年末增長5.21%;招商銀行信用卡流通卡1.03億張。興業銀行在股份行中的累計發卡量增速較大,截至2022年末,興業銀行累計發行信用卡6630.42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1.06%。
央行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98億張,環比下降1.20%。從銀行年報及央行數據來看,銀行信用卡數量增速有所放緩。
不過,一些城商行、農商行的信用卡業務發展較快,部分銀行累計發卡量增速達到兩位數。比如,截至2022年末,青島銀行的信用卡新增發卡量65.08萬張,累計發卡總量達到365.24萬張,同比增長21.68%。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金額同比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銀行出現下降。招商銀行以4.84萬億元的信用卡交易額暫居首位,同比增長1.52%;平安銀行信用卡交易額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仍達到3.39萬億元,排名第二位。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的信用卡交易額也有所增加。
深化存量客戶經營管理
有業內人士認為,以往信用卡“跑馬圈地”時代已經過去,信用卡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深化存量客戶經營和管理,重視場景化、精細化運營成為銀行發力的重點。
不少銀行加強與外部平臺、商家的合作,拓展消費場景。比如,中國銀行表示,持續開展“濃情相伴”“濃情相惠”“超級會員日”“汽車節”“家裝節”等營銷活動,全方位滲透衣食住行娛消費場景。
在銀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多家銀行將信用卡APP作為獲客活客的重要平臺。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對信用卡APP進行升級,提升客戶經營能力。
展望2023年,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回暖和消費復蘇,信用卡使用頻率有望提高。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表示,商務部把今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對于銀行業來說,消費場景的恢復與消費意愿的提升將有效提振消費類貸款投放,應把握消費類信貸觸底回升的機遇,消費復蘇下信用卡使用頻率有望提高。
部分銀行在年報中稱將積極把握消費復蘇契機。比如,招商銀行表示,該行將積極把握消費復蘇契機,提前部署消費類營銷活動,包括境外熱門目的地經營等,助力信用卡消費和貸款的增長。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