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在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天的高級別部長會議中,以“減小融資差距,確保實施手段”為主題的圓桌會議討論了支持生物多樣性的COVID-19經濟復蘇方案,提出了變革激勵措施,調動相關資源的手段。會議表示,為執行“后2020生物多樣性框架”,必須調動所有融資渠道與方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主流經濟活動的決策。同時,有效的履約機制和全社會廣泛參與也是框架實行的有力支撐。
在上述會議中,《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聯合研究組共同主席、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北京綠金院)院長馬駿博士發表了演講。馬駿認為,生物多樣性損失會對經濟和金融穩定帶來很大的潛在風險,建議更好地評估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金融風險以維護金融系統穩定。
2017年,由中國人民銀行、法國央行等8個國家的央行共同組建了??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內,NGFS成員已擴大到代表五大洲的90多家中央銀行、監管機構和觀察員機構,推動了一系列與綠色金融相關的政策共識。?2021年4月,央行綠色金融網絡開始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并與國際可持續金融政策研究與交流網絡(INSPIRE)就“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Biodiversit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BFS)”議題設立了聯合研究組。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日益認識到,需要將其關注點從氣候變化延伸到生態系統相關風險以及保護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挑戰上,因此,必須了解生物多樣性喪失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聯合工作組以土地利用和毀林風險作為研究重點,研究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可能帶來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并對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提出了若干建議。研究組的50位成員包括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部分國際組織,以及學術機構與行業專家。
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與INSPIRE組成的聯合研究組于 10月8日發布了《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研究中期報告。該研究認為,人類經濟活動正在導致嚴重的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對全球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產生十分負面的影響。此外,這種影響是非線性的,即隨著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加劇,經濟活動和金融穩定所受的負面影響會加速上升。農業、林業、漁業、旅游、制藥、房地產、交通等行業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沖擊,在這些領域的金融資產也會因此遭受損失。作為金融監管部門,應該開始重視金融投資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對金融穩定的影響,應該鼓勵金融機構向保護生多的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嚴格管控對生物多樣性的有破壞性的投資項目。
“生物多樣性喪失對經濟和金融體系具有系統性的影響,但我們對此了解還有限。NGFS-INSPIRE關于生物多樣性和金融穩定性的聯合研究是為了提高金融部門對此問題的認知與重視,探討生態系統、經濟活動和金融穩定性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和相互影響?!瘪R駿博士表示。
《生物多樣性和金融穩定》深入探討了評估生物多樣性喪失與宏觀經濟、金融系統之間相互影響,并為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在履行其職責時考慮這些因素提供了思路。報告發現,全球各地至少15個金融監管部門已經開始采取了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初步行動,包括法國和荷蘭進行了全金融系統影響評估,歐盟和新加坡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監管預期范疇,中國和馬來西亞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綠色金融的分類標準等。這些措施意味著金融監管部門已經在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維護金融系統穩定考量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為了更好評估生物多樣性相關的金融風險以維護金融系統穩定,報告為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提出了以下四項建議:首先,金融監管部門可以在分析和管理生物多樣性相關的風險方面開始建設能力和完善工具。其次,金融監管部門應該評估其金融機構通過所支持的經濟活動而對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產生的依賴性和影響。 第三,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開始熟悉現有的生物多樣性經濟模型,制定能準確識別出生物多樣性風險的方法學,這包括開發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情景分析。最后,金融監管部門應向金融機構和政策制定者發出明確信號,強調金融對生物多樣性的依賴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可能帶來的影響。
目前,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瓶頸是許多生物多樣性項目缺乏足夠的財務回報率,難以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馬駿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探索各類生態補償機制,以及讓產生生態價值的項目可以得到“受益者”的部分補償。比如,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內蒙庫布齊沙漠??參與了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和亞洲開發銀行共同發起的研究項目,旨在通過設計一套綠色地票交易與生態補償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沙漠修復。此外,研究院還參與了一些地方支持林業和農業項目的創新投融資模式的研究,爭取通過在國際自愿碳市場形成高質量的生態碳匯并獲得收益,支持國內農林業項目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