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百年變局與疫情影響交織疊加,科技自立自強不再是“附加題”,而是關乎銀行自身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選題”,是推動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把握發展主動權、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戰略規劃(2021-2025年)》(即TOP+2.0戰略規劃,T指核心技術,O指能力開放,P指平臺生態、+指體制機制)正式發布?!督鹑跁r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建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了解到建行TOP+2.0戰略規劃的最新動向。
“我們明確‘金融科技的領跑者、自主創新的國家隊、新金融生態的開拓者’三個戰略定位,進一步增強自身科技能力,以此推進金融科技戰略縱深發展,踐行‘人民至上’的新金融行動,紓解社會痛點難點,服務國家建設、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苯鹋褪硎?。
《金融時報》記者:在實施TOP+2.0戰略規劃時期,建行將在金融科技布局的哪些方面形成優勢?
金磐石:建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縱深推進金融科技戰略,圍繞“TOP+深化”這個主題,推出TOP+2.0,繼續沿用“TOP+”表述并拓展相應的內涵和外延。
首先,核心技術形成新優勢。未來,建行要從科技驅動轉向驅動與引領并重,堅持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在發揮科技作為“發動機”驅動引擎作用的同時,著力打造科技的“方向盤”作用;從技術和數據雙要素拓展為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持續沉淀企業級復用共享的技術能力和數據能力;從初步布局到提升戰力,形成一批業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自主算法,打造業內一流的領域化智能研發工具鏈;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至5G、量子信息、衛星遙感、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領域;從單項技術到多項技術融合,強調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多技術領域集成創新。
其次,能力開放呈現新格局。未來,建行要強調從業務開放拓展為業務和技術生態全面開放。在業務開放方面,要從單向開放到雙向開放,加大與外部生態合作;從線上開放到全渠道開放,實現與網點周邊商戶、用戶的廣泛鏈接;從開放服務到“物”的銀行,開放金融服務拓展到“物”;從開放金融服務到業務外包,支持云生產;在數據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新增開放數據產品服務;加強聯邦學習等技術應用,在保護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支持廣泛的跨法人數據共享應用。在技術生態開放方面,要從封閉到構建眾研生態、“建行云”的全面生態開放,聚攏外部大中小科技企業技術力量,增強整體科研供給能力,構建共建共創共享的產業生態發展新格局。
再次,平臺生態創造新價值。在解決生態平臺建設“從無到有”問題后,未來建行要強調“從有到優”的過程,從初步布局到追求精品,縱深推進生態平臺建設,圍繞高頻生活場景深化客戶端核心生態應用,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經營需求建立企業端綜合高效的普惠服務能力,圍繞智慧生態體系持續推進智慧政務等政府端生態場景建設;從單一平臺到融合的生態體系,打通生態平臺之間、生態平臺與金融服務之間的用戶、權益、營銷體系,廣泛連接全域用戶,實現跨生態高效協同,形成生態融合創新的溢出效應;從平臺建設到建設運營并重,強調推動生態平臺從“建”到“用”,推進研發運營一體化模式,打造一批月活用戶數市場領先的APP,在運營中貼源發掘客戶的場景化需求。
最后,體制機制煥發新活力。建行將更加強調創新,優化創新能力布局,加強科技人才庫和領軍人才建設;更加強調集團一體化協同機制的深化;更加強調促進業務與技術、數據的深度融合;更加強調平臺運營的組織保障能力,以提升生態平臺的敏捷響應能力。
《金融時報》記者: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建行將如何打造金融科技品牌,推動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
金磐石:一方面,規劃明確提出夯實先進、可信、普惠的新金融數字基礎設施,打造多元融合、服務豐富、生態開放的“建行云”的目標,首次提出將“建行云”打造成為用戶首選的金融業云服務品牌。
要做到這一點,要高質量建設布局合理、高速連接、綠色節能的四大金融級數據中心集群,配套建立高速、安全的金融專網和適應萬物互聯、海量接入的物聯專網,形成高效敏捷的科技供給能力底層基礎支撐;要高質量打造隨需隨用的基礎設施云服務能力,加強多地域、多功能區、多技術棧的云基礎設施融合管理,持續提升針對不同客群量身定制的基礎設施服務敏捷交付能力;要高質量打造共享敏捷協同的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服務能力,推動中臺服務的產品化、精品化,實現端到端的敏捷供給和共享使用;要高質量打造建行“云+”生態,將“建行云”的成果推廣成行業標準,引入合作伙伴,通過運營持續完善生態,構建新型“云+”生態體系,穩步提高生態賦能水平;要高質量打造金融級云安全品牌,在更多領域推進分布式架構轉型和軟硬件國產化替代,打造一流的智能運維體系,強化“建行云”的適配能力和應用效率,形成自主、安全、多元的技術特征。
另一方面,建行將持續升級具有“管理智能化(Intelligent)、產品定制化(Customized)、經營協同化(Collaborated)、渠道無界化(Boundless)”四大特征的“I-CCB”(我的建行)服務品牌。
建行將以管理智能化夯實智能集約的集團運營服務能力,深化精準、穿透、前瞻、智能的集團風險合規管理能力,提升精細化的資源配置管理能力,強化便捷高效的員工服務能力;以產品定制化強化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域用戶經營能力,提升集團產品統籌管理和協同能力;以經營協同化完善集團一體化統籌協同能力,建立企業級研發運營一體化敏捷協同能力,構建科技供給側培育研發能力的創新生態;以渠道無界化增強互聯互通的全渠道協同服務能力,加強金融生態融合創新能力,持續深化客戶端、企業端和政府端生態建設和場景應用。
《金融時報》記者:針對《規劃》提出的三個戰略定位,建行將從哪些方面入手,全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金磐石:首先,要堅持價值創造,融入藍色血脈,爭做金融科技的領跑者。為此,建行未來要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技術和產品,形成企業級復用共享的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擁有一流的研發實驗室,擁有一流的技術供給能力、產品化能力,擁有一流的高質量專利和標準;要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數據中心;要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用戶體驗;要致力于打造一流的集團一體化綜合服務,打通產品創新、渠道協同、客戶共享、智能運營、風險防控等能力的集團內循環;要致力于打造一流的體制機制和人才隊伍,打造“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的最具價值創造力的銀行。
其次,要堅持自主創新,傳承紅色基因,彰顯國家隊的使命擔當。未來,建行要致力于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和試點應用,逐步化解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卡脖子”風險,推動行業信創應用和金融信創生態建設;要致力于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推廣。例如,開展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技術應用研究,參與構建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推進量子計算研究等;要致力于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的賦能,助力政府數字化轉型;要致力于金融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構建企業級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服務國家網絡安全治理現代化,助力實現行業風險聯防聯控;要致力于參與國家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催生發展新動能。
再次,要堅持系統觀念,貫徹綠色開放,勇當新金融生態的開拓者。未來,建行要致力于新金融生態的融合發展,構筑互聯互通新金融生態,以開放促融合,以融合促發展,助力新金融拓維升級;要致力于研運一體化服務模式探索,先行先試場景生態研運一體化建設,提升生態平臺“中心化+屬地化”運營能力;要致力于科技聯盟生態的合作,構建科技研發供應鏈,增強整體科技研發供給能力,全面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全面賦能新金融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