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3日,由北京市政府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舉辦的“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為“創新引領 數據驅動——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關注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數字化轉型對各領域的重大影響,突出國際化視角、前沿性技術、廣泛性參與,積極推動跨學科、跨行業、跨區域的全球數字經濟交流合作。
本次大會采用“一主三分”布局,打造二十余場平行論壇。大會主會場設立在北京市朝陽區,在北京海淀區、北京大興區和拉薩市同步設立分會場。
8月3日,以“新金融 新機遇 新變革”為主題,聚焦后疫情時代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企業通過技術應用推動金融機構的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等話題的平行論壇——“2021中國數字金融應用論壇”如期進行。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助理總經理趙宇參加了本次論壇,并就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特點及挑戰做了精彩發言。
趙宇認為,數字技術加速發展助力金融行業健康轉型,銀行已邁入4.0的智能時代。
創新是商業銀行長期發展的基礎,圍繞客戶需求的升級和經營效率的提高,商業銀行一直在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去改造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在談及銀行科技創新時,趙宇認為,目前,中國銀行業正面臨轉折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正在全面改造銀行的運作模式,銀行業已全面邁入第四個重大發展階段,即4.0智能銀行時代。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銀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趙宇指出,這些變化主要包含:技術重塑供需,以及全面數據驅動的業務和管理。這些變化讓銀行可以利用新技術和新能力提升獲客效率,實現降本增效、發展和創新產品,獲得市場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銀行通過技術加強風控管理,建設渠道對接、風險防控、風險數據、風險運營一體化的風控中臺,并以數據為核心,推動了業務和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建設。
技術在重塑供需,改進銀行業務和管理的同時,趙宇也指出,在線上業務不斷升級轉型的過程中,信息安全風險常常被忽視,但其實它是極為重要的。他舉例說,比如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下,供應鏈管理中會產生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及物流,這些信息如果不使用一些安全手段加以保護,很可能存在信息傳遞不完善,合同信息被仿造等情況。
關于合同信息偽造等可能出現的信息安全及信任問題,趙宇以供應鏈融資合同為例做了介紹。他指出,供應鏈融資合同包括認證、簽約、存證、司法四個階段,認證結合U盾企業證書、個人身份證+人臉驗證、企業工商+法人信息多種驗證方式,簽約結合意愿認證、可信合同、可信時間、數據風控完成合同相關方的簽約,存證階段進行數據采集、固化并同步法院、仲裁、公正等機構。在出現司法糾紛時,從履約管理、訴訟管理平臺到司法服務平臺,提供《數字簽名驗證報告》、《數據存證報告》及相關鑒定文書,提高司法糾紛處理效率。
他介紹說,目前CFCA每年出具數十萬份報告均已勝訴,在業內已形成良好實踐,幫助金融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兼顧安全與合規。
最后,趙宇就數字金融的未來做了展望。他認為,數字金融的未來至少可以從完善跨境貿易基礎環境、堅持數字金融創新、數據安全治理、隱私保護等四個方面著手。
完善跨境貿易基礎環境方面,CFCA 全球法人識別碼(LEI)+數字證書可為相關企業提供全球可信身份,實現企業穿透式管理;數字金融創新方面,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需要更“接地氣”地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為客戶提供場景化、多元化的數字金融服務;數據安全治理方面,通過CFCA在該領域的經驗來看,需要結合目前業務現狀,有針對性地對數據安全防護框架、管理策略、技術管控措施及運維體系進行建設整改,確保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隱私保護方面,近年來隱私泄露事件頻發,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金融機構應當運用多維度技術手段提升隱私安全防護。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