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永發布了《中國上市銀行2020年回顧及未來展望》,涵蓋了54家在A股、H股上市的中資銀行,2020年度,這54家上市銀行實現凈利潤合計人民幣1.76萬億元,占中國全部商業銀行凈利潤的9成以上,去年上市銀行凈利增速僅為0.10%,較上年大幅放緩。
《報告》指出,經歷疫情考驗,上市銀行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轉型發展的必要性,數字化轉型、零售業務轉型和綠色金融是上市銀行未來發展的三大動力。
總體而言,去年疫情對于銀行業沖擊不小,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面臨較大壓力,2020年度上市銀行實現凈利潤17616億元,增速僅為0.10%,較上年大幅下降,加權平均不良貸款率從2019年末的1.47%上升至1.50%。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54家上市銀行成功通過了這次壓力測試,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55652億元,同比增長4.93%,資本充足率保持穩定,較2019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至15.25%
六大行去年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長33.5%
近年來上市銀行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而疫情期間擴大了“非接觸銀行”金融服務需求,上市銀行進一步加快金融科技資金和人才投入,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快對金融科技的布局。
《報告》根據在年報中披露了相關信息的22家上市銀行數據計算,2020年度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投入合計1446億元。
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投入增長37.88%,平均每家投入金額近百億元。六家大型商業銀行2020年在科技方面的資金投入達人民幣956.86億元,較2019年度增長33.50%。大行中以工行和建行的科技投入金額最大,均超過了200億元。
在金融科技人才儲備方面,在14家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員數量的銀行年報中,工行金融科技人員最多,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金融科技人員數量在去年年末也都超過千人。
去年零售業務營收占比首次超過對公業務
近年來上市銀行零售業務的利潤貢獻度逐年攀升,成為盈利增長的新引擎。得益于零售業務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2020年度上市銀行零售業務表現更為突出,去年上市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2.15萬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2.18%。零售業務收入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2.33%,較2019年度提高2.86個百分點,占比首次超過公司業務。
在不同類型的銀行中,股份制銀行的零售業務占比是最高的,達到45.25%,其中,部分將零售業務作為發展重心的股份制銀行,如招商和平安,在過去幾年零售銀行業務營業收入的占比一直在50%以上。
在零售資產規模方面,去年多數銀行零售業務資產規模都有10%以上的增幅,截至年末,上市銀行零售業務資產規模同比增長了12.98%。
其中,城商行及農商行的零售業務資產增幅分別達到了18.81%及21.13%,而寧波銀行則以44.30%的增幅一騎絕塵,成為去年零售資產規模增幅最快的上市銀行。
上市銀行披露的綠色貸款余額為8.87萬億元,增幅高于總體貸款增速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綠色金融”一詞,中央也提出了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發展目標。對于銀行而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產業,則可以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據《報告》統計,2020年末54家上市銀行披露的綠色貸款余額為8.87萬億元,同比增長23.73%,高于總體貸款的增速。
其中,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去年年末的綠色貸款余額達6.2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5.38%。工行余額最大、增速最高,達到了1.85萬億元,同比增幅為36.64%。
在綠色債券的發行和承銷上,去年有2家上市銀行在境內發行了12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上市銀行積極承銷綠色公司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綠色債券,為綠色產業融資。
安永金融服務合伙人許旭明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在“雙碳”目標之下,商業銀行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這背后需要巨大的融資支持,一方面,在資產端,銀行通過綠色信貸給企業提供支持。另外,在資金端,銀行通過承銷綠色債券幫助企業去募集資金。
對于綠色金融產品的風險防控,許旭明認為,對銀行而言,最需要關注的風險就是判斷要投資的項目是否是綠色項目,企業的項目與其申請資金用途是否一致。
所以,銀行一定要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才能夠識別哪些是真正的綠色項目。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