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報悉數出爐,從各大基金持倉頭部股票情況來看,機構抱團還在持續。
中歐時代先鋒基金經理周應波在四季報中表示,“市場的結構分化進一步加大,滬深300指數大幅領先中證1000,創業板50指數也遠遠跑贏創業板綜指,這既是這個時代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勝出的基本面映射,也是資本市場供、需兩端改革深化(供給注冊制、需求機構化)的體現”。
根據天相投顧數據,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全行業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為88.88%,較三季度提高4.7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持股集中度也有所提高,升至57.83%。
從最終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對于頭部股票的持股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提高重倉股倉位
數據層面分析,2020年四季度機構前十大重倉股票和2020年三季度沒有任何區別,只是排名略有變化。
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依舊是機構前兩大重倉股票。而且機構持有這兩者股票總市值,相較三季度環比均有所增加。
事實上,在前十大重倉股中,只有中國平安、隆基股份和立訊精密這三家股票,機構降低了持有市值。其中機構持有立訊精密總市值環比降低33.97%。
機構針對前10大重倉股持有市值的變動,和基金四季度持倉行業變動一致。根據Wind數據,立訊精密、隆基股份所屬板塊電子設備板塊,機構四季度加倉幅度并不大。
不過,從整體來看,截至四季度末基金總體持有前十大重倉股的市值為6002.64億元,相比三季度5495.38億元環比增加9.23%,表明機構資金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
從公募重倉行業板塊的變動來看,公募“喝酒”熱情持續高漲,去年四季度多只以白酒股為首的消費類龍頭個股獲得增持。
比如基金經理胡昕煒在匯添富價值創造的2020年四季報中寫道,四季度投資中繼續聚焦A股和港股市場中“價值創造”類型的優質企業。增持了受益于消費復蘇的白酒、家電家居、運動服裝、互聯網、醫藥健康等子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機構持有前10榜單中,消費行業依舊占絕半邊天。除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外,美的集團、寧德時代、中國中免、湖洲老窖也依舊是機構眼中的“香餑餑”。
前五十大重倉股中,包括白酒、傳媒、家電在內的消費品及服務類個股合計16只;包括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在內的醫藥類個股和包括光伏、消費電子在內的信息技術類個股分別有9只和12只。
警惕估值過高風險
從數據上看,一些明星基金經理也在減持機構重倉股票的持有數量。
比如新基金首募近2000億元的馮波,他管理的易方達行業領先四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三只白酒股, 但均有所減持,五糧液減持了5.31萬股,瀘州老窖減持了3.13萬股,茅臺減持了5200股。
也有投資經理對減持重倉股票進行了反思。銀華富裕主題的基金經理焦巍表示,在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間遭遇大幅贖回時,選擇減持了一支白酒重倉股而不是減持當時組合里的銀行和其他周期藍籌持倉,是一個“短期正確而過后后悔不迭的決定”。
睿遠基金趙楓在“睿遠均衡價值”四季報中表示,展望明年,預計2021年權益資產的回報可能會較過去兩年下降。雖然優質公司的長期表現仍然受益于居民資產配置的遷移,但經過大幅上漲后大部分公司的靜態估值已上漲到較高的水平,拉低了這些資產的長期回報水平。較高的估值水平也使得股價波動會明顯加劇,市場更加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沖擊。
巨豐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朱振鑫在2021年巨豐投資策略會中表示,越在市場瘋狂的時候、越在賺錢的時候、越應該保持一定的冷靜。過去5年白酒指數的漲幅450%,而過去5年白酒銷量減少48.1%。
白酒股的連續上漲并不是剛需邏輯,而是在這5年白酒銷量下滑的時候,大量的中小酒企被淘汰,而市場往頭部集中,頭部的企業通過提升市場份額和提升它的價格,提升毛利率,才獲得利潤的高速增長。
尤其是八項規定出來之后,白酒銷量要見頂的時候,你能看到未來行業格局改善帶來的龍頭利潤的提升,還能堅定持有,這就比較難了。
基金加倉港股
四季度末另一大趨勢是,基金經理紛紛選擇加倉港股。
這其中,騰訊控股成了基金經理和南下資金們最愛的股票。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在阿里沒有納入港股通的情況下,騰訊或許會成為未來公募基金的基本盤,大家會像買茅臺一樣買騰訊。
中國首位千億級基金經理張坤,在旗下多只基金產品中重倉港股。在易方達亞洲精選中,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美團點評、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錦欣 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均是其前10大重倉股票。
而在易方達藍籌精選中,美團、騰訊、香港交易所、頤海國際等港股也分別位列其前10大重倉股。
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一定要注意部分港股公司的基本面變化。
以頤海國際(01571.HK)為例,作為海底撈的供應商,主要從事復合調味品的研發、制造、分銷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火鍋底料、火鍋蘸料、雞精和中式復合調味品。
但由于業務關聯方的調整,該公司基本面出現了重大變化:三季度末海底撈采用與第三方廠商市場化比價原則重新梳理底料采購。此舉目的在于優化成本,不過直接對頤海國際的關聯方業務造成沖擊。
匯添富港股通成長、易方達基金經理楊添琦、廣發恒生中型股基金、上投摩根香港精選等基金也重倉頤海國際。
業內人士紛紛加倉頭部龍頭股票時,格雷資產張可興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
他表示,現在很多阿姨都知道去買行業里市值最大的前兩名股票,輕松跑贏行業指數、甚至基金,在這種策略和事實結果面前,目前抱團已經非常充分了。炒作龍頭股票的氛圍和熱度很高,相反我們覺得小盤股可能會有機會,為什么是這樣呢?
因為到今年一季度,已經確定經濟數據比較好,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市值企業會獲得高速成長的機會;過去3-4年是大市值龍頭企業獲得利潤收入的增長,同時公司也不斷提升,因為過去幾年都處在經濟速度不斷下臺階的過程,在非經濟擴張周期里的大公司,具備先天的資源、壁壘和人力的優勢更好的去調節自己的利潤和增長。小公司沒有這個優勢,那么現在經濟速度今年開始復蘇,我覺得小公司的機會就會開始出現。
而目前整個市場的情況,比如行業里的龍頭公司市盈率是60倍,增速85%,相反我們看行業內的中小市值的公司增速30%或40%,市盈率只有20到30倍,所以肯定會有一部分投資者去選擇中小市值的企業投資,當然也不能說所有人都會去擁抱中小市值股票,我只能說慢慢的會讓投資機構發掘中小市值的投資機會還是存在的。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