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就“規范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要求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但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針對不同消費模式,因地制宜的提出接受現金的要求。
央行在答記者問中指出,將采取多種措施,打造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流通環境,包括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地使用現金;持續優化人民幣設計水平,發揮其文化傳播功能;強化大額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
央行貨幣金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現金支付有便利性和存在的必然,情況較復雜。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現金是不可能取消的,因此現金和非現金支付可能是長期并存的情況。
他介紹稱,2015年以來,央行年度的現金凈投放量平均是3,300多億元,最高達到5,000億元出頭。流通中的現金(M0)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2015年-2019年M0的年均增幅5.1%。2020年11月末,流通中現金達到8.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據介紹,現在每年流通中現金總量還在上升,但流通中的現金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在穩步下降。原來現金使用量較大的區域,近兩年也發生了變化,西部和中部地區現金使用量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2018年在零售支付領域,現金、銀行卡和三方支付在日常在消費中的占比約為各占1/3,但今年的初步調查,現金使用比例降至10%左右。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金與其他支付手段仍需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比例。
該負責人也表示,隨著非現金支付的發展,現金流通和周轉速度在減慢。央行將對現金使用進行進一步研究,包括現金使用后如何能順利的回籠到銀行或服務體系中。央行希望從宏觀的角度提高現金綜合使用效率。
此外,根據金融機構的類型不同,央行分別對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現金服務予以了明確和規范。
央行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現金服務作為基礎性業務,充分考慮現金使用需求及存取便利性,確?,F金業務網點及自助現金機具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保障水平滿足公眾需要。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