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以來,“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相繼落地實施,大資管行業逐漸統一。而銀行理財在資管行業中規模占比居首,其專業化運作成為監管部門重點鼓勵的方向。
從2019年6月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商業銀行獲批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其中17家已經獲批開業。理財子公司產品尚處在發行初期,共性明顯,但也不乏特色化產品,正在逐漸形成“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產品模式。
不過,銀行理財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進一步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摸索?!般y行理財的投資邏輯正發生變化,我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使投資者和融資者更密切地結合,使資產管理在資金端與財富管理更好地融合。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單要從市場波動中賺錢,更要從企業成長中獲得收益,這需要我們覆蓋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加強對企業的熟知度?!?月5日,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在“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稱。
轉型難在文化和IT系統
銀行理財子公司在過去一年里進行了哪些變革?在業務定位及公司經營管理方面有哪些難點?
農銀理財總裁段兵在論壇上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轉型存在兩個難點。首先,文化的轉型。理財子公司的人員大都是從商業銀行資管部門出來的,資管部門又是從投行、金融資管演化而來,商業銀行文化是信貸文化,是以看現金流為主的文化,而理財子公司則需要在資本市場上運作,“目前理財子公司的文化正在培育過程中,還需要一定時間,文化轉型是比銀行理財產品轉型更困難的事情?!彼Q。
“銀行理財子公司轉型另外一個比較大的困難是IT業務系統的構建,資管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系統。如何利用系統將不同期限新產品的規模做大是保持資管競爭力的根源,銀行理財有現階段的困難?!倍伪Q。
“全球資管行業商業模式在發生變化,過去10年被動投資比例不斷增加,但是管理費的收入沒有變。銀行理財一定要發揮投資顧問的作用,從簡單的賣產品,向定投服務轉型,擁有自己的商業價值和管理模式?!睆埿耜柋硎?。
行業的進步是由公司治理和制度建設共同推動的,對此,張旭陽稱,一方面應呼吁與監管機構共同探討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相關的制度完善;另一方面,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希望進一步設立專業子公司這樣的組織架構,既可以保持投資的穩定性,又可以通過設立的PE專業子公司、投顧專業子公司等更深層次地參與市場競爭。
凈值型產品波動實屬正常
今年5~6月,國內債券市場經歷了比較劇烈的調整,采用市值法估值且主要投資債券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公募債券基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凈值回撤,市場上部分理財產品受到了沖擊。
論壇上,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副總裁管圣義稱,市場上有波動是正?,F象。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除了要做好“了解你的客戶”以外,還要做好“熟知你的產品”,不是僅向投資者提供一個產品說明書就完了,要把交易的每一個環節向投資者講明白,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稱:“對于剛成立或即將發行的產品,拉長建倉周期,優先補充其他資產,等待債市情緒穩定和回調機會。同時,培育投資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觀念,傳導適當承擔波動風險以獲取長期收益的理念?!?/p>
“‘剛兌型產品’就像雙刃劍,雖有市場空間,但這些產品風險成本高,若不能有效壓退,凈值型產品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存在一定障礙。目前,國內的理財產品還是以固收類產品比例偏高,隨著老產品的退出,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一些凈值型新產品分布在權益類、ETF、ETS委托類的產品會更多元化,增長速度也會更為迅速?!惫苁チx稱。
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打破剛兌后,銀行理財失去了吸引客戶的一大亮點,同時在凈值化轉型過程中,還將迎來基金、券商資管等有力競爭者。銀行繼續依靠資產端存量高收益資產和信用下沉、加杠桿等策略的支撐難以長久發展,激烈的競爭環境對銀行的渠道銷售能力、客戶服務能力、資產配置能力,以及投資研究能力等理財服務都提出了更高的專業化要求。銀行應搜集客戶信息與理財需求,構建客戶畫像,進行產品創新設計。另外,銀行擅長的傳統的資產配置都是固收為主,在權益類投資方面相較于基金公司與證券公司有較大差距,銀行應揚長補短,加強“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布局。
如何看待“資管新規”延期
今年8月,央行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沖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范轉型面臨較大壓力,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管圣義表示,“資管新規”延期有以下突出特點:首先,雖然延期,但是不改變資管轉型的標準,轉型方向不變;其次,“資管新規”對理財轉型中出現的存量問題給出了具體的措施,比如,健全存量資產處置的配套支持措施,鼓勵采取新產品承接、市場化轉讓、合同變更、回表等多種方式有序處置存量資產,穩妥處置銀行理財投資的存量股票資產等,“這些政策是外松內緊,銀行絕不能掉以輕心?!彼Q。
“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已有一周年,但基礎設施和制度設置等還需完善。銀行和銀行理財子公司應該苦練內功,作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有生力量,在‘六穩六?!矫姘l揮作用?!惫苁チx表示。
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稱:“該政策并沒有超出市場的預期。此前業界各方都有呼吁,建議將過渡期延長1~2年不等,最終監管作出了延期一年的決策??傮w來說,各資管行業對資管新規的延期非常支持,正按照既定的目標和規劃來實現順利轉型?!?/p>
“銀行理財轉型開弓沒有回頭箭。原有的一些類存款類信貸產品的風險掩蓋和業務模式不可持續,也難以為繼,因此主動處置化解存量包袱是商業銀行回歸主業、理財業務回歸本源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有利于銀行理財提早謀劃布局,加快改革轉型,優化資源空間,輕裝上陣發展?!便y保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副主任蔣則沈稱。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