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銀行發展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第四季度開始,金融委于第八次、第九次會議連續提及中小銀行補充資本與公司治理問題,央行于11月25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同樣著重提到“穩妥化解中小銀行局部性、結構性流動性風險”,同時肯定了國內中小銀行“發展能力總體較好,風險可控”。在年底密集舉辦的各類財經論壇中,也有不少行業人士探討當前中小銀行合規發展、科技賦能、轉型提速等熱點話題。
近年來,在金融監管強化、同業業務收縮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銀行內部流動性壓力上升,同時面對來自金融科技企業入局、大型銀行下沉小微市場的外部競爭壓力,中小銀行如何把控風險合規,提升盈利能力,做好錯位競爭,成為目前相關從業者積極思考和探索的主要方向。
大數據科技賦能夯實風控合規基石
在月初舉辦的2019中國中小銀行發展高峰論壇上,一些與會嘉賓談到了中小銀行風險管理與合規經營的新常態,嘉賓們的共識是,中小銀行下一步合規風控的主要方向是以大數據為基石,利用科技手段夯實合規風控根基。
盛京銀行行長張強認為,要充分發揮風險管理的價值創造功能。有效的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生命線,中小銀行應從單純追求規模增長轉為努力實現高質量的穩健增長,必須堅持質量優先,效益優先,同步實現效益和規模的協調增長。尤其是要控制增量,建立全流程一體化的風險防控體系,并利用金融科技,實施風險合規的數字化轉型。
江蘇銀行董事長夏平也談到,中小銀行健康發展首先要牢牢樹立合規就是最大競爭力的理念,遵從監管,進一步完善制度和系統建設,來提升全面風險管理的水平,其次應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不斷提高風控的有效性、精準性和全面性。誰能夠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實現風險防控與流程優化,誰就掌握了科技賦能的核心力量,以及競爭中的主動權。
找準自身定位實現錯位競爭與良性共存
在11月中旬召開的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與會嘉賓就中小銀行如何融入新金融生態圈,與大銀行錯位競爭、良性共存展開了討論。
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副行長程杰首先指出,目前國有大行下沉小微市場已成定局,并且力度較大,但小微市場、基層金融服務仍然是中小銀行的基本盤,并且在科技賦能的加持下,中小銀行在這個市場中更加大有可為。他具體談到,中小行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當地深耕多年,有良好的地緣信貸經驗和地域團隊,這是中小銀行建立客戶關系、維護客戶關系的良好渠道和基礎。并且如果大力依托金融科技轉型經營模式,中小銀行更加“船小好掉頭”,轉型更快速更靈活。
藍海銀行副行長王業芳認為,中小銀行如果不能追求大而全,就要做到小而美。這一類銀行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個性化服務能力相對較強,面對市場變化料能做出更快速響應。因此進一步地要更多關注商業模式、盈利能力能否持續,獲客能力和風控能力能否持續提升,能否構建特色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回歸初心深耕普惠金融
在眾多銀行從業者為中小銀行解決內外部壓力獻計獻策之時,也有業內人士談到中小銀行回歸初心、深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北京銀行行長助理戴煒在近期出席某論壇接受采訪時談到,中小銀行作為服務中小企業的主力軍,普惠金融業務更應成為差異化發展的抓手。中小銀行應進一步推動目標客群細分、業務管理下沉、風險預警前移,真正發揮中小銀行組織架構相對扁平、總行與客戶溝通成本較低、對客戶需求做出第一時間反應較快的特點,在創新和服務過程中真正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成為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是普惠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