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很多傳統銀行,新網銀行這家民營銀行有些特殊,出生于2016年底,與生俱來的標簽就是“互聯網銀行”。
11月19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啟。在下午的“開放連接,中小金融機構的科技之路”圓桌對話中,新網銀行信息科技部負責人周勇表示,新網銀行之所以做互聯網銀行、開放銀行,因為這是唯一的選擇。對于大數據使用安全問題,周勇認為不能回到“數據孤島”的老路上,否則會造成對數據資產的浪費,數據融合才是未來的趨勢。
周勇稱,作為一家成立三年的微型銀行,金融科技不是新網銀行需要考慮做的事情,而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也是唯一的選擇。他梳理道,目前全國18家民營銀行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微眾和網商銀行,他們的股東有強大的技術和流量背景,微眾銀行依靠微信近10億的月活,網商銀行則依靠螞蟻金服和阿里的生態系統,對于其他民營銀行來說難以復制和參考。第二類是聚焦做本地業務的民營銀行。但新網銀行不是其中任何一種。
周勇透露,對于新網銀行這樣的互聯網銀行,如果自建APP、自己做生態系統周期長、風險較高,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成立之初行領導就決定做開放銀行,這是個很難做的決策,雖然現在看來是很自然的選擇。到目前為止,新網銀行都沒有自己的APP,但也覆蓋了3000萬客戶,核心是因為選擇了開放的戰略。
嵌入別人的場景并不容易。周勇解釋道,有些場景是強金融屬性,比如銀行;有些是強消費屬性、弱金融屬性,比如滴滴、美團等互聯網平臺;還有些場景本身不是做金融的,對金融訴求不太理解,難以改造;還有一些產業互聯網平臺,新網銀行也希望能嵌入到其企業ERP中?!拔覀兿M粋€API能夠嵌入到任何場景里面去,這些整合的工作其實就是我們在開放平臺里解決的問題?!?/p>
不僅在資產端開放,資金端也是開放的。新網銀行選擇了聯合貸款的模式,盤活同業拆借的空轉資金,真正服務到終端客戶。
至于當前對大數據安全的一些擔憂和監管收緊,周勇認為數據使用和安全保障不可偏廢,“回到老路上,就會變成一個個數據孤島,這是對數據資產的浪費。數據的融合是個趨勢,這個趨勢不會變,但是技術手段會有變化?!敝苡陆榻B,由于央行征信數據庫查詢一般是T+7的實效,相對于消費信貸比較滯后,新網銀行正協同消費信貸領域的合作伙伴建立信貸數據聯盟,大家各自的數據保留在自己的庫中不出庫,但通過私有計算平臺獲得一些必須數據。
對于與科技公司的合作,周勇表示市場上很多金融科技供應商原先是賣系統的,現在加入到銀行的運營環境中,變成了提供SaaS服務,整合這些技術的難度越來越高,在學術領域有一個詞可以概括,叫做“服務計算”。同樣一個交易,以前封閉式在一家銀行完成,而以后會變得非常分散,每個企業提供一個很短的專業化服務,串聯起來才是完整的服務,這種串聯處理難度很高,這也是很多銀行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另一個難題是場景的整合和融合?!拔阌怪靡?,不管是消費互聯網或產業互聯網,都沉淀了大量客戶數據,不需要再質疑要不要跟他們合作,而要考慮如何更好地與他們融合。因為客戶在那里,場景在那里,金融本身是一個低頻服務,但需要嵌入到生產、生活環境中變成無縫銜接的體驗。數據、服務、場景的三元融合是未來的常態,但是有些基礎設施、治理體系、技術手段需要進一步研究?!敝苡卤硎?。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