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巡視員、副局長張宏業稱,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圍繞為網絡犯罪提供幫助的主要環節、利益鏈條開展打擊整治,特別是為網絡犯罪提供作案工具、建設網站、大數據支撐、軟件開發及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各個關鍵環節。
張宏業表示,自去年以來,公安部連續開展了“凈網2018”、“凈網2019”專項行動,對于社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客攻擊破壞、網絡詐騙、網絡水軍、網絡賭博、網絡色情等突出網絡違法犯罪,依法開展嚴厲打擊。截至今年9月30日,在“凈網2019”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已偵破涉網案件407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5832名,取得了顯著成效。
他表示,既要懲戒犯罪分子,也要整治網絡平臺,治理網絡生態環境,從源頭上遏制網絡犯罪蔓延的勢頭。近期公安機關偵辦的一起網絡“套路貸”案件,打掉了一個專門為犯罪團伙提供軟件開發和系統運營的公司,被打掉時該公司還在運營200余款“套路貸”APP。
據介紹,從公安機關偵辦的案件來看,當前網絡犯罪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網絡犯罪牟利性日益突出,推生了協同共生的黑色產業鏈條。這些黑色利益鏈的發展蔓延,大大減低了犯罪成本和技術門檻,極大地助長了網絡犯罪。二是網絡犯罪的精細化程度大幅提高,催生了專業化、職業化的犯罪團伙。從提供作案工具,建設網站,大數據支撐,軟件開發到廣告推廣,支付計算等各個環節,都有專業化、職業化的犯罪團伙分工負責。這些犯罪團伙往往不直接參與下游犯罪,但上下線關系龐大復雜,社會危害性已遠遠超出了目的犯罪,本身成為網絡犯罪滋生蔓延的根源和土壤。三是網絡犯罪的社會危害大大前移,催生了大量新的犯罪形態。
“當前,大量違法犯罪的準備行為向互聯網蔓延,早已脫離了與‘實行’行為的一一對應關系,獨立成為助長其他違法犯罪的上游犯罪。并且,這些網上準備行為本身造成大量違法犯罪網站、違法有害信息泛濫擴散,嚴重污染網絡環境,擾亂網絡秩序,其社會危害性已獨立構成犯罪?!睆埡陿I稱。
張宏業還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依據《刑法》規定和本次發布的《解釋》,打擊整治犯罪利益鏈,圍繞為網絡犯罪提供幫助的主要環節、利益鏈條開展打擊整治,特別是為網絡犯罪提供作案工具、建設網站、大數據支撐、軟件開發及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各個關鍵環節。還將加強網絡生態環境治理,根據“凈網行動”等網絡犯罪偵辦實踐反映出的網絡安全突出問題,以及網絡秩序重大隱患,公安機關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互聯網專項整治行動。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