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分析指出,今年以來,監管鼓勵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為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拓寬道路。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為其中的一項措施,體現了政策的一貫思路,預計未來銀行補充資本的路徑將不斷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永續債屬于混合資本工具,是一種沒有明確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長的債券,即理論上永久存續。此外,永續債還具有發行人贖回權、高票息率、票面利率跳升或重設機制等特征。巴賽爾協議Ⅲ推出之后,海外銀行發行永續債已有較多實踐,而國內銀行尚無先例。
銀行面臨資本補充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監管鼓勵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明確支持商業銀行探索資本工具創新并拓寬資本工具發行渠道,為銀行發行各類創新型資本工具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2月27日,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3號指出,為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行為,切實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的損失吸收能力,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保護投資者利益,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宜進行相應規范。公告所稱資本補充債券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滿足資本監管要求而發行的、對特定觸發事件下債券償付事宜作出約定的金融債券,包括但不限于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和二級資本債券。
隨后,今年3月12日銀保監會官網對外公布,中國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和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提出增加資本工具種類??偨Y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減記型二級資本債券的實踐經驗,推動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研究完善配套規則,為商業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資本工具創造有利條件。
“當下,監管對銀行機構的資本約束越來越嚴格,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面臨一定壓力?!敝袊嗣翊髮W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受監管達標要求、表外融資需求回表等影響,銀行普遍資本金消耗過快,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加之,近期理財子公司和債轉股子公司等分支機構陸續成立,也給銀行資本造成了一定壓力?!罢麄€銀行業都面臨著資本補充壓力,中小銀行尤為嚴重?!?/P>
國內銀行尚無發行先例
針對金融委辦公室此次專題會議,武雯分析指出,一方面,監管支持銀行進一步補充資本,利于“表外回表”,進一步加大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利于前期監管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另一方面,當前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較高,資本補充壓力相對不大。但部分中小銀行仍然面臨資本補充的壓力,尤其是部分銀行盈利增速低于規模增速,銀行資本內源補充能力有所弱化,導致資本補充壓力提升。隨著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辦法的最終確認,部分銀行面臨更高的資本監管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80%,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33%,資本充足率為13.81%。近一個月,已有7家A股銀行披露了資本補充計劃進度,其中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與農商行。但對于非上市的中小銀行而言,資本補充工具相對較少,資本補充面臨壓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目前我國合格的其他一級資本工具較少,非上市中小銀行可以使用的資本工具類型更是有限,這對中小銀行業務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靶枰略鰺o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支持中小銀行發展業務、回歸本源?!?/P>
武雯指出,國內目前的永續債主要以企業債券為主,發行人的資質普遍較高,例如相關的國企。國內銀行并沒有發行先例,巴賽爾協議Ⅲ推出之后,海外銀行發行永續債已有較多實踐。不過,由于其創設不可避免地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各部門全力配合與協調,才有可能創設成功??紤]到在金融委的支持下,當前監管的協調性、統籌性已經大大增強,看好永續債等一級資本補充工具的逐步推出及落實。
曾剛表示,“資本充足水平制約著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是提高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重要舉措。預計銀行業資本工具創新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P>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