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引導廣大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是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投資者教育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長期任務,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要盡可能為投資者創造學習條件、保護投資者權益;更重要的是個人投資者應主動學習,理性投資。
他表示,投資者對金融產品的理解要與時俱進。第一,直接投資證券,投資者要了解交易所的基本交易規則、具體的交易方法、各種證券的收益風險屬性等。對于股票的基本面和投資面有一定的認識。由于國內資本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未來在證券種類、交易方式上都會不斷增加更新,投資者的認識也要同步跟進。
第二,在購買基金或理財產品之前,投資者要對產品的期限、預期收益、潛在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強化“過去的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收益”的觀念。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比或提升,在投資此類產品時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在購買固定期限類產品時要考慮自身的流動性,以免發生急用資金、產品無法提前贖回的問題。
第三,投資者在選擇新型金融服務時要更加審慎。購買P2P網貸產品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預期收益而忽略隱藏的高風險;在使用智能投顧產品時,要留意產品的實際費率、最大回撤及算法的可靠性等,對智能投顧的效果有合理的預期。
同時,李迅雷提醒投資者應謹慎選擇金融服務機構。第一是要選擇持牌的金融機構。市場上會出現一些公司,經營未被監管部門許可的金融業務,其中蘊含較大的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或涉及非法集資等金融犯罪,投資者應避免參與其中。
第二是要選擇資質好、運營穩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選擇網貸平臺時要綜合考慮平臺運營時間、股東背景、歷史兌付情況、資產投向、風控措施等要素。投資者可通過官網或者第三方數據平臺了解詳細信息,備案制完成后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協會網站查看合規平臺名單。
此外,李迅雷提醒投資者,投資理念要不斷升級。首先要降低投資收益預期。從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來看,個人投資者的收益預期會趨于理性;短線操作、快速致富的難度越來越大,這也是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
其次是合理的資產配置。在安排個人或家庭可投資資產時要有資產配置的意識,切勿把所有資金投入一個理財產品或者股票市場。
最后是要建立清晰的投資目標。根據個人理財規劃的原理,投資理財首先要明確投資目標。在投資決策時要考慮理財目標的可實現性,如對于近期的目標配置較低風險的金融產品,而遠期的養老計劃則有更高的風險承受度。
“總之,金融市場各參與主體應從我做起,共同營造健康的投資氛圍和學習環境?!崩钛咐渍f,個人投資者應樹立增值保值的投資觀念,摒棄“一夜暴富”的幻想,在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屬性的范圍之內進行投資,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實現美好的財富人生。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