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金融業也出現了新的挑戰,尤其是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全面挑戰,改革創新,已成倒逼銀行轉型升級的“新常態”。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2017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秉持“創新+匠心”的發展理念,銀行業才能穩健發展。
張亮表示,20多年來,城商行在堅持穩健發展的前提下,在不斷地通過產品創新模式,改善信貸流程,建設技術平臺,提升風險管控能力,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當中的一支生力軍。截止到2017年9月末,全國134家城商行的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30.5萬億,在銀行業金融當中的占比達到了12.7%,這個占比比五年前上升了3.7個百分點。在全國39家上市銀行當中,城商行就占據了16家。
展望未來城商行的未來,張亮指出,首先,圍繞三服務宗旨,扎根本土特色服務。第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第三,圍繞三服務宗旨,支持實體經濟本土化特色。
此前,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也表示,在創新上,很多銀行都需要思考以下四點——
第一,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清晰的戰略定位首先要看自己資源稟賦在哪里,人才的高地在哪里,專業的支點在哪里。同時看看你的資源稟賦跟市場有什么更加匹配的地方。把這些問題進行細致的梳理之后確定自己的戰略。我覺得有了好的戰略地位,是創新的基礎。
第二,大膽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式。我們經歷了上一輪的輝煌,十幾年的時間讓我們賺得盆滿缽滿,我們總是站在原來的思維當中不敢嘗試創新的思維。而現在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模式,要有新的商業模式。
第三,要在體制上構建快速反映的組織架構。其實組織架構的創新對一個商業銀行來講非常的重要,我們傳統商業銀行的組織架構基本上是一個寶塔式的,寶塔式的組織架構強調了每一級負責人的經營主責任,但是弱化了市場傳導速度,弱化了專業的生產。所以我們要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來改善傳導效率,來隨時捕捉到市場來快速變化的需求。
第四,要敢于、善于使用新技術。當前商業銀行面臨三大新技術: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目前區塊鏈技術沒有一家銀行在使用,都是在探討,真正應用的人不多。但是互聯網和大數據已經對整個商業銀行的金融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一定要敢于在這個新技術方面加以研究,讓這個新技術成為我們更好的服務客戶的基礎,更好服務客戶的平臺。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