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話題,還有不足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份子錢、壓歲錢、購物、旅游……眼看著一筆筆不可避免的花銷即將到達,“別人過年扒層皮,而我過年少了半條命”,“別人過的是春節,而我過的是春劫”諸如此類的段子層出不窮,同時形象的描述了不少工薪族的窘況。既然無法避免這么多筆開銷,就應該提前盤算好如何打理當前兜里的銀子,畢竟年后還得回來過日子呢。例如小編,做一份短期理財規劃,年關過后也能幫自己“回回血”。
銀行理財一直都是傳統理財的首選理財方式,雖然理財收益低,只比定期存款稍微高一點,但是卻有著廣泛的投資人,可見大眾投資人對于銀行的信任程度。即便當今在p2p理財,網貸返利理財等高收益互聯網理財的夾擊下,銀行理財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元旦之前的一個月,由于年末資金荒,以及某些“不能說”的秘密,銀行理財收益也曾一度突破4.5%,比日常收益高出不少,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很多投資者與媒體注意到,元旦過后因為資金緊張局面得到緩解,銀行理財產品無論是從發行量還是收益率出現“雙降”局面。
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18年后,前半個月內共發行了2800多款理財產品,從不同期限理財產品來看,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發行量102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1%,3-6個月理財產品89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5%,6-12個月理財產品85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1%,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83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8%。
小編提示,雖然不同投資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皆高于2017年末,但接下來銀行理財將會受到一系列挑戰,春節就是個不小的關口。從現在的數據看來,銀行理財仍有下跌趨勢,總體起伏不會太大。而在互聯網金融理財領域,p2p收益雖然也有輕微的下降,但p2p網貸返利投資收益則保持了一貫的逆勢上漲態勢。這不僅僅是因為網貸返利平臺有額外加息,更因為臨近春節,各個網貸返利平臺活動返利的加持和推動。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投資者來說,銀行的高收益產品對應了不同的風險,每年年末銀行理財產品都會進入一個小高峰,在春節來臨之前,投資者也可以多多關注下各個銀行的官方網站。
最后還是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各位小伙伴都能通過銀行理財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回血”秘方。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