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江蘇互金協會”)更新了其發布的《江蘇省P2P投資人投資指南》(下稱“指南”),江蘇互金協會從2015年開始就發布指南,今年已經是第二次更新了。
指南提供了一些對于投資來說較為實用的“網貸平臺”鑒別方法。
合規平臺需具備的條件
1、具備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和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
指南指出,因為整改期截止2017年7月,平臺有一段時間的緩沖期,不能因現今平臺無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就否認平臺的合法性和投資的安全性。
而由于技術對接需要一定時間,如果平臺還未準備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則該平臺在整改期結束之前可能無法完成要求,投資人對這類平臺需謹慎。
2、平臺利息符合法律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民間借貸年利率低于24%是受法律保護的,年利率超過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有趣的是,2016年版本指南中寫道“平臺給投資人的收益率應該在月1.67%即年化20%以內”;今年這句內容已經改成了“網貸綜合收益率已經低于10%……”。
3、標的額度符合網貸監管辦法規定;
4、平臺業務模式符合法律規定,P2P 平臺需屬于純信息中介;5、有的平臺由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財富公司和實體企業等聯合設立,這些公司成立平臺的初衷可能是為了募集資金支持其它業務的發展,也就是自融,所以平臺業務需與過去業務相脫離。
Ps:對于債權轉讓模式的平臺來說,借款合同以及借款轉賬的信息披露是必須要做到的,投資者要警惕沒做到這方面信息披露的平臺。
優質平臺的識別
除了平臺背景、管理團隊、用戶體驗、完備制度社會評價等方面外;今年的指南還新增了2條:
1、平臺持續開展投資人教育以及知識普及活動;
2、標的以及抵押物遠離不景氣項目。
如果借款人所在的行業不景氣, 那么其經營情況、現金流、利潤等都會有很多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而這些行業則包括房地產、礦產、造紙、光伏、鋼貿等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筆者覺得,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到不一定屬于過剩產業,不過監管層目前已經明確反對P2P資金入樓市了。)
投資人必須掌握基本的大經濟環境判斷能力,判斷哪些產業屬于產能過剩產業以及未來即將淘汰的產業。
不是有擔保公司擔保的平臺就一定是安全的。
如果有擔保公司進行擔保,那么擔保公司首先資質要過關,同時需要與平臺的關系要清楚明了。在這個前提下,平臺需把擔保資金的情況公開,包括資金托管協議等最好也是能進行公開。
對此,指南祭出了e租寶的案例,e租寶控制人丁寧指使下屬收購企業或者注冊空殼公司。用融資金額的1.5%到2%購買企業信息填入準備好的合同,制成虛假項目在平臺上發售。在207家承租公司中,僅有1家公司與鈺誠融資租賃公司發生了真實的業務。
同時投資人還要考察該擔保公司的擔保力度,看該擔保公司是否出具書面的擔保函或簽訂書面保證合同,謹防框架擔保、超額擔保、跨區域擔保。
平臺跑路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1、
突然短標頻發并且借款金額過度集中;
2、
平臺利率不斷上升;目前P2P平臺平均利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有的平臺利率不降反升,年利率高達30%、40%,這極有可能遇到了兌付危機。
3、利率期限結構出現反轉;e租寶就是一個例子,指南將e租寶的借款項目數據進行計算得到按期限分類的平均借款利率,發現e租寶借款項目的利率與期限分布并不符合期限越長利率越高的規律。平均而言,其6個月期的借款利率最高,而1年期的借款標的的利率最低。
4、
高層頻繁變動;穩固的組織架構說明平臺經營穩健,但如果平臺高管頻繁更換,或者員工大規模跳槽,可能平臺內部經營出現了較大的問題;
5、
大戶相繼撤資;因為平臺投資大戶往往對平臺內部經營情況更加了解。
6、
負面消息不斷傳出;因為平臺聲譽風險關乎平臺的生存。
7、
平臺老板露面次數減少;因為平臺老板經常出現在媒體上,大多說明平臺愿意接受公眾監督。
8、
網站無法打開、電話無法撥通。
指南稱,指南僅用于提高投資人投資能力,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
另外,指南提出投資者要有風險自擔意識,如果平臺沒有說明為投資提供擔保,那平臺跑路的話,平臺不負責任,投資人向平臺討回本息不受法律支持。
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岷峰認為在“后整治時期”,投資人更應該加強學習網貸知識,提高投資意識和水平,努力提高辨別能力,避免網貸行業良幣驅逐劣幣過程中所產生的陣痛。公開資料顯示,江蘇互金協會是經江蘇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的行業性非盈利社會組織,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江蘇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布谷TIME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