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券商半年報業績逐步披露,截止24日,財聯社據Wind統計,已有11家A股券商正式披露了半年報業績。從數據來看,各家券商總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圖:11家已披露半年報業績的券商情況
數據來源:Wind,財聯社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證券業務整體規模有所萎縮,但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小集合的增長方面表現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并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已成為券商資管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未來資管行業的競爭可預見的將逐步激烈,但隨著產品創新、投研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的核心的券商資管業務仍將大有可為。
券商上半年業績承壓,資管業務逆勢增長成一大亮點
隨著半年報披露季的來臨,券商的業績表現也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不過從已披露業績的11家A股券商表現來看,上半年整體承壓較大,不少機構營收、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
盡管證券業務整體規模有所萎縮,但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成為半年報中的一大亮點。業內人士認為,券商資管業務逆勢增長,主要原因或是4月以來“手工補息”停止,企業等存款流向銀行理財,尤其是現金管理類和短債類理財,進一步帶動銀行理財規模溢出至委外管理機構。這一點,在固定收益類產品、小集合的增長方面表現明顯。
雖然11家披露業績的券商中,僅有浙商證券、國信證券和國盛金控成立了資管子公司,不過這三家券商資管業務均表現較好。
如浙商資管,上半年存量資產管理規模1020.76億元,較年初提升12.05%,其中固收資產管理規模絕對量上半年提升近140億,較年初提升19.24%。
此外,國信資管上半年共實現收入4.16億元,同比上升87.10%,其中公司集合、單一、專項等資產管理業務凈值規模為1527.46億元,表現穩定。
國信資管表示,上半年在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各類資產分化明顯,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在四大方面推動券商資管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一是創新策略持續落地,在做好固收、權益等傳統優勢策略基礎上,發行了掛鉤黃金的固收+、掛鉤衍生品的指數增強等新策略,資管產品類型不斷豐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市場管理更加精細,根據不同渠道特點進行針對性拓展和維護,并抓住企業客戶理財模式轉型契機,推動企業客戶數量快速增長;三是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充分利用公募 REITs、ABS 等資本市場工具為實體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四是資管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記,為資管業務進一步推進專業化運營、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信資管還表示,隨著新“國九條”等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兩強兩嚴”的監管形勢不斷強化,標志著資本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資產管理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券商加速布局資管賽道,或將倒逼產品業績表現
隨著2021年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以來,各大券商積極設立資管子,經過三年多的沉淀與發展,資管行業的推動獲得巨大進展,頭部券商入場資管業務步伐加快。
據了解,國信資管歷時一年半,于2023年11月10日順利獲得批文,將資管子大家庭擴容至29家。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管理業務規模約為7.83萬億元,此外不少成立資管子公司的券商還在積極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業內人士指出,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并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已成為券商資管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對于券商而言,設立資管子公司,進而獲得公募、私募產品發行資格,可以提高獲客能力和收入來源,并與券商投研和經紀業務形成協同,為不同類型客戶提供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做好財富管理業務,打開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
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除已成立的29家資管子公司以外,目前仍有國海證券、中信建投、東興證券、中金公司、華創證券等多家券商正在申請資管子公司的進程中,而信達證券與首創證券6月份也成為今年首批獲得設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反饋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券商加入資管子行列,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更為激烈、市場化的競爭環境,或將倒逼券商主動提升投研、風控、銷售等綜合實力。
市場人士認為,當前資產管理業務的根基在于滿足投資者持續多樣化、深度化的財富管理需求,核心在于投研、風控能力,而抓手則在于在能力范圍內構建獨具特色、更能覆蓋客戶需求的產品體系。
國信證券副總裁、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成飛此前也對媒體表示,在資管新規推動下,券商資管若依托證券公司的特色,發揮產品創新能力,疊加未來多牌照的加持,在激烈競爭的資管行業或將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