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快推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發展。今年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持續優化創新平臺網絡。按照已經印發的《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加快建設現代化中試能力,還要新建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驗驗證平臺。打造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在已有的178家國家高新區、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基礎上,今年將啟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等工作,推動國家高新區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發揮更大作用。
18部門聯合印發最新行動計劃:開展6G、區塊鏈等核心標準研究
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4-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從加強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提升現代化產業標準化水平、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推進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發展、實施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強化關鍵技術領域標準攻關、在集成電路、半導體材料以及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北斗規模應用等關鍵領域集中攻關,加快研制一批重要技術標準。瞄準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演進路線等新場景升級,強化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開展6G、區塊鏈、分布式數字身份分發等核心標準研究。
金融科技又成銀行春招重點!銀行持續加大數字金融投入 有機構三年投入280億
隨著“金三銀四”招聘旺季逐漸深入,銀行2024年春招“搶人大戰”也愈發白熱化。3月22日,民生銀行招聘接連發布南京分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等8家分行的春季校園招聘公告。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動下,從國有大行到股份行再到城農商行,多數銀行金融科技崗位需求依然旺盛。與此同時,也有銀行發力培養復合型人才,或是構建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體系,或是舉辦數字金融訓練營等等。
興業銀行順利通過企業集團數字檔案館建設試點驗收
2024年3月26日,興業銀行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企業集團數字檔案館建設試點驗收,成為全國第二家通過集團試點驗收的企業。國家檔案局經科司副司長蔡盈芳、福建省檔案局局長陳熙滿等出席會議,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副行長孫雄鵬及總行辦公室、興業數金公司相關負責人、數字檔案館建設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建設銀行張金良:加大對“新基建”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支持服務力度
3月25日,記者從建設銀行獲悉,建設銀行黨委書記張金良24日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并在25日下午的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專題研討會上發言。張金良在發言中表示,建設銀行將全方位、全鏈條、系統性地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金融科技能力,努力構建自立自強、自主可控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完善數據治理,有效利用數據要素拓寬金融服務范圍、改善服務體驗、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風控水平,全面增強服務數字經濟本領。
蘇寧銀行“更名”獲批 江蘇蘇商銀行延續六個“不變”
3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核準批復江蘇蘇寧銀行更名為“江蘇蘇商銀行”。江蘇蘇商銀行公告稱,在名稱變更后,江蘇蘇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利義務由江蘇蘇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接,原有的業務關系、法律關系和服務承諾保持不變,以原名稱江蘇蘇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合同、協議等法律文件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
金融監管總局擬建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 保障數據安全、金融安全
3月22日,金融監管總局科技監管司就《銀行保險機構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旨在規范銀行業保險業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金融安全,促進數據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4年4月23日。
去年國有六大行合賺近1.38萬億元 不良貸款率均降
3月28日晚間,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披露2023年業績報告。至此,六家國有大行2023年“成績單”已全部揭曉。整體來看,2023年,國有六大行經營業績穩中有進,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國有六大行2023年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合計歸母凈利潤近1.38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6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2年末均實現下降。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