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科創企業屬于中小微企業,從生命周期角度來看,它們抗風險能力偏弱,但并不是說中小微企業貸款只能靠抵押、擔保,銀行需要找到合適的服務渠道和風控措施?!?023年12月底,浙商銀行副行長、首席財務官景峰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時闡釋科技金融如何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景峰表示,浙商銀行舉辦了系列活動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自2016年起,浙商銀行便開啟科技金融探索之路。近期,浙商銀行發布了科技金融服務方案,聚焦企業初創、取得訂單、引入創投等10大場景,配套推出16大科技系列金融產品,滿足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多元化金融需求,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綜合金融服務。
景峰表示,浙商銀行希望搭建平臺,通過平臺賦能的形式,幫企業爭取到更多的合作機會;通過生態圈的互補,幫助更多的科創企業,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在其細分領域里做到“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景峰
【訪談】
經濟觀察報:在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大背景下,浙商銀行如何發揮服務科技金融的優勢來助力實體企業的發展?
景峰:浙商銀行系統性地研究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以后,第一時間組織開展“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踐行善本金融”系列活動,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真正把金融服務的落腳點放到服務經濟發展和惠及社會民生上來。
2023年11月27日,浙商銀行推出了惠企惠民十五條舉措,對科技等五大領域重點企業,給予較大幅度的利率優惠及費用減免,幫助“五篇大文章”所涉及的市場主體降低經營成本;打造全新浙商銀行“善融”資產池生態體系,重構流動性服務六大場景,以生態幫助企業降成本。
在服務科技金融領域,既要著眼于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客群科技企業的發展成長,又要關注科創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面臨的共性金融需求,通過“點面結合”,推動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比如說科創企業群體的融資可獲得性有沒有提高、利率有沒有降低,在各類綜合政策的支持下,它們是否看到了良性、正向的變化,行業生態有沒有變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浙商銀行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
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浙商銀行充分發揮深耕8年的豐富服務經驗,于2023年12月12日舉行了“智匯科創 善行未來”科技金融服務發布會,啟新科創企業全圖景服務方案,并與浙江大學聯合發布了全國首個用于衡量城市人才金融生態的量化模型——“人才金融生態指數”。
經濟觀察報:浙商銀行推出了一系列關于金融科技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在助力科創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方面有哪些創新和產品?
景峰:近年來,浙商銀行結合業務場景,應用數字化賦能和科技化手段,不斷升級銀行金融服務。以供應鏈金融為例,通過流程重構、授信創新、技術賦能、服務躍遷,形成“四通”數字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萍紝鹑诘馁x能無處不見,銀行未來會是科技公司,對只懂信貸的人力需求會減少,對既懂模型又懂信貸的人才需求會大幅提升。
在助力科創企業發展方面,浙商銀行2016年推出“人才銀行”品牌時就發現,部分人才缺少資金、項目商業化落地難,初創階段的科技企業沒有積累,更遑論抵押擔保。因此,在核定這一類科創型初創企業時,浙商銀行把“人才”作為最主要的核心因素,關注其科技水平、專業水平、產品未來商業化前景等,以此為依據核定貸款額度,幫助企業把最難的第一筆融資做起來。
近期,浙商銀行又引入“企業創新積分”指標,與國家科技部相關單位合作,從工商信息、知識產權、投融資信息、招投標信息、創新能力等數據維度出發,利用大數據全面構建適配科技企業特點的“創新積分”信貸量化模型,支持在企業無感知情況下,自動測算專屬預授信額度。相信有了這個模型,我們會實現觸達更有效率、評審更科學、額度核定更精準,不斷擴充服務的朋友圈。
經濟觀察報:近期,浙商銀行和浙江大學聯合發布“人才金融生態指數”,該指數將如何發揮作用?
景峰:“人才金融生態指數”立足于專業人才的金融需求,希望通過專業化、可視化的數據,通過全局性、持續性的量化評估體系,客觀反映、追蹤、預測各城市人才金融生態和發展趨勢,為人才創新和城市發展提供精準服務。
通過運用“人才金融生態指數”,可以幫助專業人才快速獲取各地金融支持創新的情況,尋求適配的創業地,盡可能降低摩擦成本、減少試錯成本。比如某初創企業,關注到全國各地都在招商,且均提供很多優惠政策,但最關鍵的因素可能是當地相關產業配套、整體營商環境等是否有利于幫助其平穩度過初創期,進入成長期、成熟期。第二,這項指數會定期更新發布,每一次指數發布時所調研、收集到的問題,都是金融機構迭代、改進服務的機會,也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了更便捷地獲取企業真實需求的途徑。第三,這項指數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希望未來可以獲得市場認可,在此基礎上疊加、衍生出更多掛鉤指數的相關金融產品,更好地滿足人才金融配置和服務需求。
經濟觀察報:浙商銀行如何打造服務科創企業的差異化能力?
景峰:第一,浙商銀行針對科創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聚焦企業初創、取得訂單、引入創投等10大場景,配套推出16大科技系列金融產品,滿足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多元化金融需求,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綜合金融服務。
第二,浙商銀行為服務科創企業建立全方位的保障體系,在總行層面成立科創金融部,建立了針對專精特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創企業授權管理體系,在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科創專營團隊、專職產品經理、專職主審,給予科創客戶綠色審批通道,為科創企業服務保駕護航。
第三,我們高度關注科創金融群體的融資成本,包括“惠企惠民十五條”舉措中,對科創金融優惠力度最大,尤其是對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領域的科創企業,對專精特新、擬上市等客戶主動減費讓利。
第四,浙商銀行著力打造服務科創企業的生態圈,不僅是自己行動,我們還聯合了投資機構、中介機構,以及多個地方的高新園區等,通過“政銀擔風險分擔”“外部投資+銀行貸款”等聯動服務方式,讓科創企業的發展環境更舒適、成長更高效。
浙商銀行希望搭建平臺,通過平臺賦能的形式,幫企業爭取到更多的合作機會;通過生態圈的互補,幫助更多的科創企業,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在其細分領域里做到“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未來,浙商銀行將陪著科創企業一路成長,成為服務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最佳伙伴。
經濟觀察報:銀行信貸支持科創企業融資一直是個難題,浙商銀行服務科創企業已經有8年的時間,形成了哪些比較成熟的經驗?
景峰:大量科創企業屬于中小微企業,從生命周期角度來看,它們的抗風險能力偏弱,但并不是說中小微企業貸款只能靠抵押、擔保,銀行需要找到合適的服務渠道和風控措施。
首先,人力資本便是一個最大、最好的隱形資產。我們推出的“人才支持貸款”,即建立在一套人才評級體系下,每個層級再匹配相應的產品;第二,從供應鏈的角度,企業拿到訂單后,我們有多種方法幫它進行預判,進而創造很多訂單,并且潤物細無聲地幫助企業解決訂單生產過程中的用水、用電等融資問題;第三,我們與政府部門和大數據服務公司合作,比如,科創積分貸依靠第三方數據提供的專業化判斷,從11萬戶里挑選出幾千戶創新積分高、創新能力強的客戶進行服務,實現優中選優。第四,我們與優質的創投公司合作,在他們專業判斷的基礎上,結合行內評分卡,選擇優質的科創企業重點給予支持。
總的來說,要通過有效渠道,去服務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創企業,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銀行自己特色的風險評判手段,長期跟蹤、長期陪伴企業成長,才能真正實現銀企共贏。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