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關于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近日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明確要求。
專家認為,金融高水平開放的工作目標已經確定,需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拓展優化與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入更多“活水”。
擴大制度型開放
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展現出更為開放的姿態,外資機構不斷加大在華投入,但我國金融業在世界范圍內的開放度仍需進一步提升,服務外資水平也還有提高空間。無論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還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都需進一步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是當務之急。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下一步的重點是擴大制度型開放,即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擴大開放。這是比跨境資金流動更高水平的開放,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最終目標是切實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提升其服務國內實體經濟的能力?!?/p>
深化金融市場自身改革則是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的內在要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介紹,積極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推動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扎實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壯大各類中長期投資力量。加強投資者保護,嚴懲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債券市場建設,促進債券市場各類基礎設施之間有序互聯互通。穩慎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完善監管體制機制。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拓展優化與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擴大雙向開放,也是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的必然要求。
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看來,“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以及“跨境理財通”等實際上都是在實現管道層面的雙向開放?!半S著外資對國內的投資范圍和主體不斷放開,我們對投資人的準入要求、規模限制和資質限制有望繼續逐步放寬,同時,開放產品類型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讓更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為實現資金雙向流動和國際循環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痹鴦傉f。
在不少外資機構看來,中國金融業正在快速發展,成為世界金融體系中越來越緊密和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有關部門也用實際行動詮釋,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是金融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國家外匯局黨組近日召開的會議強調,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拓展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支持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證監會將積極支持境外優質主體依法投資入股境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鼓勵外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發揮專業化、特色化優勢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共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弊C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透露。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9月,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貨物貿易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為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水平,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
2023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境內銀行境外貸款、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等政策相繼出臺,人民幣投融資環境持續改善;
近三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4.3%增長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
近幾年,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跨境支付結算、計價、投融資和儲備職能均有所加強,人民幣以及人民幣資產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認可度持續增加,新發展格局下人民幣國際化迎來新機遇。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必將加快,要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叭嗣駧艊H化不會一蹴而就?!泵裆y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穩”字要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要與我國經濟貿易實力、金融管理能力、跨境使用需求等相適應;“慎”字要求針對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出現的順周期波動風險,持續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監管相互配合,秉持底線思維,堅決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扎實”要求加強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夯實人民幣跨境投融資、交易結算等基礎性制度安排,滿足和培育人民幣真實需求。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依托“一帶一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會是一大看點?!肮步ā粠б宦贰欣谥袊c相關國家加強經貿往來以及在跨境貿易、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培育人民幣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敝秀y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此外,專家認為,應進一步增加外匯市場交易品種。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建議,加強金融衍生品市場建設,創新金融衍生品工具,幫助國際投資者更好地對沖利率和匯率風險,提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推進離岸市場人民幣投融資產品創新,打造離岸市場人民幣資金池和良好的生態系統,為境外主體使用人民幣提供更多便利。
“產品創新方面,還可創新人民幣計價的綠色金融產品?!闭猩套C券宏觀分析師馬瑞超說,鑒于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迅猛發展的態勢及受歡迎程度,這類新型人民幣計價產品有望成為新的人民幣國際化載體。
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
金融高水平開放是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基礎上的開放,需強化金融治理能力建設,提升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加強涉外金融法治建設。
提高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本領是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的關鍵之舉。潘功勝表示,要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構建與金融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提高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本領。扎實推進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工作,完善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推動形成常態化、可持續的中美審計合作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國家外匯局黨組會議強調,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提升我國在重大國際金融規則、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在推動金融開放的同時,也要切實提升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確保金融管理能力與開放水平相匹配。
“提升金融管理能力,使之與開放水平相匹配。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瞬息萬變,全球金融風險頻發,要防止外部金融風險對國內產生沖擊,形成‘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金融管理體系?!敝袊紫洕鷮W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說。
高水平的金融開放離不開高水平的法治保障。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肖京建議,進一步加強涉外金融重點領域立法,提升涉外金融執法能力,加強涉外金融司法建設,完善涉外金融審判機制,充實涉外金融審判隊伍,加強涉外金融審判監督。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下階段金融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梢灶A期,金融領域關鍵制度型開放將進一步實現突破,透過提高跨境投融資便利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將吸引更多外資機構及資本來華投資發展,以高水平開放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