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打著“減免息費”“代理維權”“征信修復”等幌子的金融黑灰產呈多發趨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黑灰產可能對金融機構形成聲譽風險、監管合規風險和資產損失風險,客戶利益也將受到一定損失,建議有關部門對金融黑灰產進行標準界定,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質效。
談及金融黑灰產的滋生,張健華表示,其核心原因在于相關團伙受利益驅動。此外,當前金融黑灰產的標準界定不清晰、受打擊力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使得相關團伙存在僥幸和投機心理。建議有關部門對金融黑灰產的定義、特征等方面進行明確界定,金融、司法、工商、稅務、電信、媒體等部門要凝聚共識,合力打擊金融黑灰產。
“對金融機構而言,需要加強業務規范、提高業務標準、提升業務透明度,讓客戶更真實地了解業務全貌,還需進一步提升客戶選擇和風險識別能力,從源頭防止客戶欺詐。全社會也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誠信環境,對惡意逃廢債進行打擊?!睆埥∪A說。
當前,“非法代理維權”還存在小額、分散、高頻的特征,使得金融機構面臨較高的訴訟成本。對此,張健華表示,網信部門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識別和打擊涉詐涉賭的APP和相關電話渠道,司法系統可以嘗試建立小額訴訟批量化處理方式,保障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部分金融消費者因金融機構合作的第三方機構不當催收,從而借助外部渠道進行“反催收”,形成不當維權。對此,張健華表示,金融機構要加強消費者保護制度建設,規范催收環節,未來監管部門也可以嘗試對于第三方機構進行延伸檢查。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