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廣州農商銀行堅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近期啟動實施中小額資產業務“三千億工程”,力爭2-3年時間,實現中小額公司信貸、普惠小微信貸、零售信貸資產規模各達1000億元,全力推動中小額資產業務發展邁上新臺階。
錨定“做小做散”發展定位,保持戰略定力
支農支小是農商銀行的主業主責,既是國家政策的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作為本地法人農村金融機構,廣州農商銀行承擔著服務本土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職責使命,在發展中小額資產業務方面具備天然優勢。近年來,該行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但與先進同業相比,仍存在中小額資產業務占比偏低、相關客群規模偏小的問題。
為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為中小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堅守“做小做散”發展定位,明確了中小額資產業務高質量超常規發展的目標,舉全行之力推進中小額資產業務“三千億工程”——即到2025年實現公司、普惠及零售中小額資產業務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中小額資產業務總體規模達到3000億元的目標,將中小額資產業務打造成該行核心競爭力及優質品牌。
為順利實施“三千億工程”,該行在頂層設計、配套政策方面做足功課、狠下功夫,緊扣“流程高效、風險可控、效益增長”的總體要求,制定出臺2023年度行動方案,層層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圍繞客戶拓展、產品創新、流程優化、科技賦能、強化督導、配套支持、考核激勵、風險管理等8個方面共提出60條工作措施,積極構建中小額業務發展新格局。
瞄準目標客群掛圖作戰,激活引擎動力
近年來,隨著大行業務下沉、優質客戶集中度提高,市場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因而,廣州農商銀行實施“三千億工程”,第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找什么樣的客戶”“到哪里找客戶”。
在充分考慮國家及省市政策導向、自身戰略定位及業務發展需要,參照先進同業經驗,廣州農商銀行找到了答案,該行把中小額資產業務發展重點放在助力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提升上,全力做好對實體經濟、城中村改造攻堅工程、“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州生態建設、“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不斷金融服務省市高質量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圍繞上述重點領域,廣州農商銀行從總行、分支機構及網點三個層面共同發力,全面開展中小額公司信貸目標客戶梳理,構建目標客戶地圖,并通過智能系統將目標客戶推送給客戶經理,實現掛圖作戰。普惠與零售板塊,則通過行內存量客戶挖潛、外部平臺合作、中介機構對接等多種渠道,聚焦商圈、樓盤、園區、社區、協會,形成普惠與零售業務目標客戶清單。
建強網點營銷主陣地,強化科技實力
找準客戶“突破口”,中小額資產發展亟需破除網點人員懼貸、惜貸的問題,不斷激發全員外拓營銷、“敢貸愿貸”的動力。
建立網格陣地,激發愿貸動力。廣州農商銀行依托網點布局廣的優勢,按照網點所在區域劃分營銷網格陣地,從輻射區域、目標客群、營銷任務及業績考核等方面擬定掛圖營銷計劃,深入開展目標客戶網格化營銷。同時,通過考核、激勵傾斜以及盡職免責機制,增強網點人員敢貸信心,將網點做實做強為中小額資產業務發展主陣地。為此,該行今年以來深入推進網點規范化建設,隨著網點分類分級、經營下沉、規范化管理等配套措施陸續落地,超百家網點完成環境改造,網點綜合經營水平提升初顯成效。
強化營銷支持,提升會貸水平。廣州農商銀行進一步優化網點人員配置,釋放近100名柜員轉型網點客戶經理,為網點走出去營銷奠定堅實基礎;選優配強網點營銷人員,對公司、普惠客戶經理進行共同管理,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客戶的綜合經營和專業化服務。常態化開展網點人員培訓,加強網點營銷隊伍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網點營銷隊伍作戰能力。強化網點營銷支持,加快推進產品體系建設,優化業務辦理流程,為網點業務營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金融科技賦能,夯實能貸基礎。該行以“金融+科技+數據”為驅動,突出中小額資產業務數字化轉型目標,強化資源配置,集中攻堅,推動中小額資產業務的線上化工作在年內基本實現,筑牢中小額資產業務科技保障線。
對于廣州農商銀行的“三千億工程”,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區域中小銀行聚焦下沉市場應是行業趨勢,因為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農商銀行具有地緣人緣優勢,在大行不斷下沉“掐尖”的背景下,農商銀行唯有聚焦本地、把根扎得更深,才能發揮比較優勢,促進自身經營的可持續性。
錨定三千億目標,廣州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守支農支小主責主業,勇擔服務本土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使命,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推動中小額資產業務發展,奮力把中小額資產業務打造成為該行的核心競爭力和優質品牌,全力推動實現高質量超常規發展目標。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