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美國地區銀行風波再起。
在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在4月26-27日連續大跌約80%后,華爾街再度擔憂美國地區銀行擠兌風波或卷土重來。
記者獲悉,4月26日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大跌約50%的導火索,是當天這家銀行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一季度這家銀行存款減少約720億美元,環比降幅近41%,若剔除摩根大通等11家大行在3月存入的300億美元,這家銀行的實際存款流失額高達1020億美元,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這令華爾街投資機構驟然擔心第一共和銀行或將成為第二個“硅谷銀行”。
在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看來,第一共和銀行股價之所以如此連續兩天暴跌,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美國相關部門沒有很強的救助意愿。
“這兩天市場傳聞第一共和銀行正在努力溢價出售約1000億美元抵押貸款資產與長期證券,且愿意出讓一定比例銀行優先股與普通股作為補償。但響應者寥寥?!彼嬖V記者。這背后,是市場傳聞美國政府與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白宮似乎不愿向大型銀行施壓,要求后者“接盤”第一共和銀行所出售的上述資產。
在他看來,這背后,是華爾街大型銀行與美國金融監管部門正在開展新的博弈,因為華爾街大型銀行若要“接盤”第一共和銀行上述資產與部分股權,可能會要求美國金融監管部門提供某些風險保障——比如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優先承擔第一共和銀行的部分資產損失;對第一共和銀行大額存款用戶(存款額超過25萬美元)提供全額存款安全保障;必要時向第一共和銀行提供足夠流動性避免其擠兌破產等。
但是,美國相關部門似乎更希望將第一共和銀行視為“單獨案例”。
記者獲悉,正是各方在救助第一共和銀行方面的態度曖昧,吸引投機資本這兩天大舉沽空其股價獲利,尤其是在4月27日第一共和銀行股價數次下跌觸發熔斷后,他們依然集中資金大舉沽空獲利。
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認為,這或將形成多米諾效應,即當投機資本發現其他美國地區銀行財報顯示存款額超預期下跌后,同樣會對它們開展猛烈的股價沽空攻擊,到時美國銀行業又將陷入新一輪驚濤駭浪。
Aptus Capital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David Wagner表示,若解決第一共和銀行當前的存款危機,其資產需要被出售,但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且很可能以相當低的價格出售。
摩根資產管理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Bob Michele認為,當前若將美國地區銀行業危機僅限于第一共和銀行,有點天真。不排除新一輪擠兌風波再度出現在其他地區銀行身上,因為越來越多民眾已關注到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安全性也相當較高。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CFRA Research策略分析師Sam Stovall直言,目前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擔心美國地區銀行業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經營壓力。
“盡管很多投資者仍愿相信第一共和銀行屬于孤立的個案,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將目光瞄向其他地區銀行,關注這些銀行是否存在類似第一共和銀行的存款超預期流失狀況?!彼赋?。這就像是廚房蟑螂理論——如果看到一只蟑螂,你就會以為還有更多留在廚房。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共和銀行存款流失危機在再度引爆地方銀行風波同時,也令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首當其沖的,是美國信貸緊縮狀況進一步嚴峻。
4月26日,美聯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美國M2貨幣供應量同比驟降4.1%,這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同時也是這項貨幣供應量指標連續第四個月收縮。
資產管理公司SitkaPacific經濟學家Mike Shedlock直言,自大蕭條以來,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貨幣供應降速。
“但這無形間凸顯3月硅谷銀行擠兌破產風波對銀行信貸緊縮與資金供應的嚴重沖擊,若第一共和銀行出現擠兌破產風險,美國的信貸緊縮狀況將更加嚴峻,到時美國經濟活動將超預期大幅下降,加速美國經濟失速衰退風險?!币晃蝗A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交易主管向記者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受硅谷銀行擠兌破產風波與信貸緊縮的影響,目前美國多項經濟數據相當低迷,比如4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01.3,創下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經濟學高級主管Ataman Ozyildirim直言,越來越多美國消費者對商業環境與勞動力市場的預期正變得日益悲觀。
記者多方了解到,若第一共和銀行存款流失風波引發新的美國銀行業劇烈動蕩與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華爾街市場將不再“篤定”美聯儲會在5月繼續加息。
美國利率互換市場的最新交易數據顯示,在經歷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大跌后,六月利率互換合約預示6月美聯儲基準利率僅比當前水準高出約20個基點。這意味著部分華爾街投資機構已押注美聯儲會在5月不加息,將貨幣政策重心轉向穩定金融市場與拯救美國銀行業危機。
“但是,無論是美元指數,還是美債收益率與美股估值,都已經計入美聯儲5月加息25個基點效應。若美聯儲在5月突然決定不加息,加之美國國債違約幾率上升與第一共和銀行引發新的銀行業動蕩,美國金融市場又將遭遇新的劇烈波動?!鼻笆鋈A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交易主管直言。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