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在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上發布了《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肥怯芍袊y行業協會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共同發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負責實施,至今已連續十四年發布。
巴曙松表示,《報告》共涵蓋十一個部分,包括宏觀環境、發展戰略、業務發展、風險內控與營運管理、金融科技、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監管評價、發展前瞻、銀行家群體、同業評議和專題篇。其中,專題篇針對銀行業助力經濟穩增長、服務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資產管理、堅守風控底線守正創新、中小銀行風險治理等五個銀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調研和訪談。
《報告》提到,銀行家最關注金融監管政策和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措施。銀行家對未來經濟平穩運行持積極樂觀態度,密切關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復蘇進程以及全球通脹問題。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金融監管政策仍是銀行家最為關注的外部環境因素。銀行家對民生政策的效果評價最高。銀行家認為美歐主要國家競爭性加息增加了人民幣貶值壓力,而貨幣政策關鍵在于增強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此外,近半數銀行家預期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銷量有望企穩。近半數銀行家認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最有力的措施。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薄秷蟾妗氛J為,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戰略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信貸需求減弱躍升成為商業銀行主要經營壓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科學制定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成為下一步數字化轉型的首要重點。同時,增強戰略調整時效性依然是戰略管理首要考慮的問題。小微企業客戶依然是受訪銀行家最為關注的客戶類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信貸資金支持、農業經濟風險管理的需求突出,成為銀行家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中重點關注的領域。特色化經營成為銀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途徑,國際化發展仍為銀行業的主流趨勢。
《報告》表示,2022年,銀行業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加大金融資源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銀行信貸投放結構持續優化。一方面,銀行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社會資源投向改善能源結構、降低能源能耗的領域。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銀行家對電力燃氣業(含光伏)等綠色行業支持比例顯著增長,對冶金業、造紙業、石油化工業等高耗能行業信貸投放嚴格控制。另一方面,銀行業持續貫徹落實普惠金融政策,超七成受訪的銀行家將普惠金融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加大普惠領域重點貸款投放力度。
《報告》提到,調查結果顯示,銀行家認為中國銀行業正積極探索和實踐數字化轉型。2022年一些老特征延續:大數據技術繼續成為銀行家首要關注點,場景金融仍然最受金融科技應用青睞。一些新特點凸顯:首先,銀行業對金融科技財務投入和人力投入相較2021年略有下降,其數據呈現沖高回落態勢;其次,跨職能、跨部門、跨條線的任務型團隊被認為是打造敏捷化創新體系的關鍵;第三,外包集中度風險、供應鏈風險等躍居銀行與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時的首要考慮因素;第四,提高模型開發能力、明確商業模式等是探索開放銀行的主要挑戰。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