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凈利潤負增長后,廣州農商行(01551.HK)在2022年終于打了一場“翻身仗”。
3月31日晚間,廣州農商行發布2022年度報告。據公告顯示,該行在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40.38億元,同比增長6.92%;歸母凈利潤34.92億元,同比增長9.98%。
對此,該行在報告中解釋稱,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加強對信貸資產的風險管理及不良資產的清收和處置力度,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有所下降;二是受匯率影響匯兌收益有所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廣州農商行資產減值損失為106.88億元,同比下降15.19%;匯兌凈收益4.91億元,同比增長6.48億元。
營收為何下滑?
作為萬億級的農商行,近年來廣州農商行的資產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18%,穩居全國農商行前三。其中,貸款和墊款總額6919.72億元,同比增長5.22%;客戶存款總額9104.85億元,同比增長7.15%。
需要指出的是,在總資產進一步擴大,凈利潤轉向正增長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2022年的營收卻再次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收225.44億元,同比下降3.99%。
記者注意到,廣州農商行的營收主要來自利息凈收入,占比達到82.42%。去年,該行利息凈收入同比下滑5%,降至185.82億元。對此,該行解釋稱,主要由于支持實體經濟等影響,資產收益率下降導致利息收入增長較慢,同時負債規模增加,帶動利息支出同比增加。
數據顯示,2022年廣州農商行凈利差較上年同期下降30個基點至1.71%,凈利息收益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1個基點至1.69%。
對于2023年的經營工作,廣州農商行董事長蔡建在年報中稱,該行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建設,多措并舉激發經營活力,不斷提高綜合經營水平,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資產質量承壓
在致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廣州農商行或許應該更加注意優化自身資產質量。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廣州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45.97億元,較年初增加超過25億元;不良率則較年初上升0.28個百分點突破2%,達到2.11%;撥備覆蓋率為156.93 %,較年初減少10.11個百分點。對此,廣州農商行在年報中稱,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疊加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持續加大風險化解及不良處置力度,導致不良抬升。
另外,廣州農商行的資本充足水平也有所下滑。數據顯示,報告期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21%、10.56%、12.59%,分別下滑0.47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3月24日,廣州農商行發布公告顯示,該行近日獲廣東銀保監局批準發行不超過200億元資本工具;亦獲得央行同意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不超過2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充實資本。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