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金融活水,惠澤三農經濟。金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能。平安銀行深耕普惠金融,持續關注農業產業升級與變革需求,瞄準鄉村金融服務的痛點、難點,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深化信貸助農工作,讓金融“活水”涌入田間地頭,為農企農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金融賦能 找準鄉村振興切入點
時值2022年底,廣東省中山市的水產養殖戶們迎來了大豐收。天還沒亮,漁民們便已在成千上萬畝的魚塘邊忙碌,將當地特色水產“脆肉鯇”打撈出塘。
脆肉鯇是一種優化改良的草魚品種,在廣東省中山市已有30多年的培育發展歷史,是當地政府大力扶持的品牌產業,因其綠色自然、肉質脆口、營養豐富等特點,近年來廣受餐飲市場歡迎。中山市的小欖鎮享有“中國脆肉鯇之鄉”的美譽,是脆肉鯇養殖專業鎮。
然而就在幾個月前,當地養殖戶們卻在考慮提前出塘、低價出售還未長成的脆肉鯇,農漁業生產講究的就是“時令”,為何逆時而為做起虧本買賣?這一特殊情況,引起了平安銀行中山分行的關注。該行組織專業信貸團隊,通過走訪脆肉鯇養殖戶、行業協會、流通商等關鍵環節,深入調研影響農企農戶增產增收的主要原因。
在小欖鎮脆肉鯇養殖流通與加工協會會員單位“中山港升梁氏水產”,平安銀行了解到,水產公司通過合作養殖、成品魚收購,帶動當地養殖戶致富。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活魚外銷遭遇一定沖擊,企業開發出了脆肉鯇冷凍生鮮、預制菜等創新產品,當前存在著擴大銷路的需求。
而就養殖戶來說,由于脆肉鯇一年一養一產,從養殖到收成,需要大半年的時間,中途要購買飼料、修繕魚塘、繳納電費等,往往就會出現資金周轉問題。
“一年養殖成本大概300多萬,為了周轉資金只能提前出塘賣掉些魚?!崩媳R是當地經驗豐富的養殖戶,經營了58畝魚塘,畝產約5000斤。他介紹,提前出塘的話,魚的份量輕,每斤價格要比年底收成時低一兩成,會損失不少利潤。在老盧這里,平安銀行進一步了解到,脆肉鯇的養殖戶主要是當地農戶,在融資方面存在三大難點:一是在經營數據管理上很少有統一的規范,缺少常規授信需要提供的流水、單據等憑證;二是缺少城鎮商品房等資產證明;三是對于線上融資渠道接受度較低,養殖戶一般都只接受正規銀行的授信,所以適合他們的授信渠道較少。
創新模式 金融活水助“漁”躍
基于前期充分的調研,平安銀行中山分行普惠金融部社區化團隊迅速研討解決方案,精準聚焦當地養殖戶們在資金周轉上的切實痛點、難點,力求為當地養殖戶量身打造便捷的解決方案。2022年9月末,平安銀行“微e貸-脆肉鯇養殖戶專項授信方案”落地,方案針對養殖戶的融資痛點,免去提供流水和商品房等資產證明的要求,同時提供上門服務,免去農戶到銀行辦理等繁雜流程。為進一步有效降低了授信成本,該方案為養殖戶提供了5年的循環額度,可采用凈息還款,等額分期、等額本金等多種靈活還款方式,支持到期后無還本續貸。
在各方高效協同下,平安銀行針對養殖戶盧先生的資金需求,2天時間內通過了授信審批,成功發放貸款。資金問題解決了,盧先生的脆肉鯇順利長到了年底最佳出塘時期,今年迎來了一個豐收年,他對平安銀行的貸款產品和服務表示了高度認可。
平安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在持續的探索實踐中,平安銀行形成了針對多地特色產業、助農惠農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了解各類產業融資難點,精準施策,打造專屬產品方案、并高效落地,不斷擴大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為小微客戶提供多元、便捷的融資支持,讓客戶享受到“省心、省時、又省錢”的專業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平安口袋銀行APP也上架了中山脆肉鯇產品。在助農惠農的道路上,平安銀行將充分運用各方資源,支持特色農產品打響品牌,幫助當地企業打開銷路,促進農戶增產增收。
多年來,平安銀行始終致力于落實“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全面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增量、擴面、降價、提質。截至2022年10月,平安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超5000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近千億元,增速顯著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并居股份制銀行前列。服務普惠小微客戶超100萬戶,戶均余額僅約45萬元,處于產業鏈最末端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占據絕對主體。
未來,平安銀行將持續深化普惠金融,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以“專業創造價值”的核心文化理念,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個性化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在支持小微實體經濟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譜寫出更多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