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網站(下稱“銀登網”)不良貸款轉讓專區顯示,9月21日,平安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中信銀行天津分行均發布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記者統計發現,9月以來,銀登網公開披露的銀行不良資產轉讓信息已達25條,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從不良資產轉讓金額來看,今年以來有多筆不良資產實際成交金額不足1折。
多筆不良資產低于1折成交
9月21日,平安銀行發布的個貸資產包招商公告顯示,該銀行擬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下稱“銀登中心”)以公開競價方式向有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青島分行64戶734筆個人不良債權。債權金額達1.68億元。據了解,該不良資產包中債務人均為個人,貨款用途均為經營類,擔保方式均為信用,目前部分債務人可聯。
此外,記者注意到,當天還有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中信銀行天津分行也發布了不良貸款轉讓公告,涉及金額分別為8.97億元和18.04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步入9月以來,銀登網上已公開披露25條銀行不良資產轉讓信息,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今年以來,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發布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從不良資產轉讓金額來看,實際成交金額整體上有所降低。記者發現有多筆不良資產實際成交金額不足一折。
例如,光大銀行6月29日發布的關于福鑫2022年第四期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結果公告顯示,其中原始金額為14.92億元的個人信用卡貸款不良資產,實際轉讓金額為1.3億元。根據銀登網數據統計,光大銀行福鑫2022年四期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共計成交原始金額100.14億元,實際成交金額僅9.37億元。
某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不良資產的實際收購價格與資產質量有關?!氨热?,一個信用卡類的不良資產包,如果這些客戶里面年輕人居多,有固定職業者居多,那么價格就會高一些,如果其中可聯系的客戶較多,價格還會再高點?!蓖鯊姳硎?。
加大轉讓力度
今年以來,銀行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變得較為活躍。銀登網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機構達到578家,其中,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含分行)機構數為187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含分行)機構數為228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含分公司)機構數為114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機構數為49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機構數為5家。
除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外,部分民營銀行也開展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7月28日,浙江網商銀行出讓一筆包括個體工商戶貸款、小微企業主貸款、其他個人經營性貸款的不良資產包,受讓方為中航信托。該不良資產包的資產原始價格為5.33億元,實際則以5300萬元的價格成交。
銀登中心發布的《2022年二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為148.1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43.5億元。
具體來看,在平均折扣率方面,批量個人業務平均折扣率從去年二季度的14.9%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3.1%;單戶對公業務平均折扣率從去年二季度的57.4%降至今年二季度的56.7%。在本金回收率方面,批量個人業務本金回收率從去年二季度的27.5%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9.8%;今年二季度單戶對公業務本金回收率為70.2%,與去年同期持平。
對此,王強指出,影響不良資產折扣率和回收率的因素較多,單戶對公貸款一般會有抵押品或質押品,資產回收壓力相對較小,處理周期更短,因此,對公不良貸款轉讓的折扣率和回收率往往較為穩定。
擴大不良資產處置渠道
除不良資產轉讓業務外,多家銀行也積極探索多種方式處置不良資產。今年已有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10家商業銀行發行20余筆信用卡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金額超50億元。
例如,中信銀行日前發行惠元2022年第二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為4.48億元,基礎資產為不良信用卡債權,全部未償本息費余額為41.32億元,預計回收總額6.82億元。單筆貸款平均本息費余額3.17萬元,單筆貸款平均預計回收額0.52萬元。
招商銀行也積極運用多種途徑化解風險資產,招行中報顯示,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271.30億元,其中,常規核銷111.14億元,不良資產證券化77.78億元,清收61.46億元,通過抵債、轉讓、重組上遷、減免等其他方式處置20.92億元。
此外,為進一步拓寬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和方式,助力商業銀行提高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和效率,銀保監會此前發布《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了試點銀行開展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