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依靠財政優先支持和鄉村自身積累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發揮金融的支撐和撬動作用。
日前,人民銀行從化支行聯合廣州從化區信用辦、從化區江埔街道辦事處舉辦“2022年從化區信用村授牌暨‘整村授信’簽約活動”,以推進廣州從化區信用村“整村授信”試點工作, 改善農村地區的信用和融資服務環境,助力從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融合發展試點工作。
信用村“整村授信”是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充分發揮征信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為此,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頂層設計上建立制度框架,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工作要求,先后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支持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廣東省信用村“整村授信”實施指引(試行)》。
從化作為廣州市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陣地,“三農”基礎深厚,入選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正在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據了解,截至2021年末,從化區有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建成全國最大的觀葉小盆栽生產基地,全區逐步構建成以荔枝、花卉、馬業等特色優質產業為支撐的富民興村產業體系。當前,從化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涉農主體對信貸資金需求潛力大,需要推動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今年,人民銀行從化支行聯合從化區區信用辦、區江埔街道辦事處創新建立“政府主導、人行牽頭、各方參與”的政銀村工作機制,合力推進信用村“整村授信”試點工作。在該機制推動下,信用村建設納入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從化片區“5+1”試驗任務體系,出臺區級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和信用村評定工作指引,積極推動信用村創建成果應用轉化,通過“整村授信”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源配置到農村地區。
比如江埔街禾倉村,臨近地鐵14號線從化客運站,交通便利,轄區及周邊有海霸王、天馬等大型企業,村民、村企數量穩步增長,村民人均收入不斷提升,具備開展信用村“整村授信”的良好條件。經過申請、初評、復評、互聯網公示等程序,今年5月,江埔街禾倉村正式被評定為從化區第一個“信用村”,并獲得廣州農商行從化支行整村授信額度8000萬元。其中,7200萬元可用于普惠經營貸款,800萬元可用于消費貸款;禾倉村村民獲得基礎信用額度20萬元。截至目前,實際用信1370萬元。
此外,為了推動金融機構向有合理信貸需求的涉農主體做到授信“能授盡授”,人民銀行從化支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引導金融資源支持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投放到從化區的支農、支小再貸款資金共計7.48億元,同比增長2.49倍。在上述政策推動下,從化區城商行和農商行支農支小貸款投放額9.03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4.38%,惠及涉農、小微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244戶。從支持主體看,支農再貸款所支持的銀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79%,為從化區“三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全區涉農貸款余額107.6億元,比年初增加14.2億元,同比增長19.5%。
人民銀行從化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信用村“整村授信”不僅有效緩解村民無抵押貸款的難題,降低涉農主體貸款成本,而且將“守信用信”的文化根植在鄉村,強化群眾誠實守信意識,促進農業地區信用與經濟良性互動。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人民銀行從化支行下一步將根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從化區委區政府的相關部署,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協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銀行機構及時做好試點工作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形成示范效應、擴大惠及范圍,讓更多的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涉農主體金融需求得到滿足,以信用村“整村授信”這個“小切口”帶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