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印發廣州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實施方案后,今日(6月8日),廣州舉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啟動儀式,這標志著廣州的國際財富管理事業邁入新征程。
“廣州市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和改革試點紅利,成為國內率先建立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城市?!睆V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人豪表示,這對于促進地區金融要素高效流動配置、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實現“共同富?!本哂蟹e極意義。也是“雙區”、兩個合作區建設的有力金融支撐,能夠有效發揮區域帶動作用,推動大灣區內各市協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是廣州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政策文件,推動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的重大舉措,有助于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多層次的資產管理和財富保值增值需求,引導財富資金更多流向綠色低碳和科技創新等符合國家、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的領域,對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此外,一些金融機構有望得到政策扶持,獲得更快的發展。
廣州全面建設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進入新征程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啟動儀式是廣州市繼《廣州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實施方案》出臺之后的又一重要動作?!睒I內人士表示,這標志著廣州全面建設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踏上新征程。
據了解,2021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正式啟動,廣東即創新提出在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的戰略部署,將打造大灣區資產管理中心寫入廣州金融十四五規劃。2022年初,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同時寫入了省政府和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
近年來,國家部委密集出臺促進粵港澳三地金融融合發展的系列政策,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金融改革創新高地和規則對接試驗田提供了豐厚的政策土壤。此外,廣州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城市,已經完全具備打造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的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當前,金融已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第四大支柱產業。2022年一季度,廣州金融業實現平穩開局,全市金融業增加值663.76億元,同比增長7.8%,占GDP的9.83%,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增速高于GDP增速3.8個百分點,居全市各行業第一位,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一位。
今年4月22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實施方案》,充實完善了廣州建設資管中心的頂層設計和政策依據,廣州建設理財和資管中心也有了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是廣州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核心引擎的重大舉措,也是完善廣州資產管理行業產業鏈,營造具有核心競爭力資管生態的立新之路?!睆V州市副市長陳杰如是表示。
培育廣州資管走廊 養老、綠色、跨境金融迎機遇
對于后期的發展,廣州市將按照全市“一盤棋”的建設理念,大力培育以一城(廣州國際金融城)一港(黃埔港魚珠片區)一灣(南沙明珠灣起步區)為核心的“廣州資管走廊”,推動資產管理數字化轉型,推動養老金融、綠色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資產管理產品創新,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和港澳保險服務中心,將廣州打造成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的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曾表示,廣州建設理財和資管中心,可以從3個方面對大灣區金融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首先,推動廣州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機構更快發展。打造金融中心要有標志性的金融機構,廣州要建成理財和資管中心,必然要全力打造旗艦型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機構。廣州的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有望得到政策扶持,獲得更快的發展。
其次,促進形成豐富的金融產品服務體系。建設理財和資管中心要有足夠豐富的金融產品,來承接大灣區居民多層次的資產管理和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建設理財和資管中心可以進一步豐富廣州財富管理市場的固定收益產品種類,拓展權益類產品發行,同時加快在科創金融、碳金融、ESG投資等方面的產品創新。第三,加快構建多元的財富管理生態體系。
金融機構紛紛表示將積極、深度參與廣州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皬V東中行將發揮全球化、多元化優勢,聚焦八大金融,深度參與廣州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敝袊y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廣州分行行長馮伯仲如是表示。
就廣州如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廣州金控集團黨委副書記馬智彬建議,政府應提供有溫度的發展環境,推動區域與機構聯動;完善跨境理財與資管行業機構體系;拓寬“北向通”投資品種范圍;另外,不遺余力地儲備與培育優質資產。
在馮伯仲看來,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存在較大機遇,一是我國資本市場政策紅利將加速金融要素在廣州這座大灣區核心樞紐城市的流動與聚集;二是廣州活躍的科技土壤將催生投融資主體的優化與多元;三是區位優勢、產業升級、人口流入帶動財富需求潛力無限;四是金融生態和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理財和資管中心的發展提供平臺。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