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即“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是近年來金融市場興起的企業行動指南和重要投資理念。對于企業而言,ESG實踐是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因素納入企業管理運營流程,與此前社會各界倡導的企業社會責任一脈相承,可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從投資角度來看,ESG投資倡導在投資研究、決策和管理流程中納入ESG因素,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不僅僅注重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隨著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理念在全球的關注度、認可度持續提升,其良好的社會效益與投資價值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我國大多數上市銀行都開展了ESG建設,一些銀行已經走在了前列。
日前,貴州銀行披露了《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展現了該行在金融領域的ESG實踐?!秷蟾妗凤@示,2021年貴州銀行一如既往踐行“有責任、有溫度銀行”的承諾,牢記企業公民身份、堅守金融企業擔當,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銜接。
ESG已經成為市場評價“好銀行”的重要標尺
ESG在我國的起步較晚,但其“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的歷年與我國長期推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謀而合。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ESG進一步受到市場和監管重視,成為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銀行業機構建立健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將ESG管理因素納入授信決策全流程,強化ESG信息披露和與利益相關方的交流互動。這是監管層面首次明確要求銀行機構將ESG管理從單一風險管理延伸至自身整體經營管理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ESG信息披露以及管理能力已經成為市場檢驗“好銀行”的重要標尺。有研究顯示,ESG表現出色的企業,其ESG績效和財務績效存在長期、穩定的正相關性。多數專家認為,眼下,ESG提供了一種具備操作性的可持續發展評估工具,有助于我國銀行業加快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轉變。
據了解,貴州銀行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行貴恒、成久遠”的發展理念;2016年,該行發布了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2020年,該行發布了首份年度ESG報告,并宣布采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六家、貴州省首家赤道銀行;今年4月,該行發布了首份年度環境信息披露報告??梢钥闯?,貴州銀行一直以來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推進綠色轉型,是較早開始探索ESG實踐的銀行之一。本次《報告》是貴州銀行發布的第三份ESG報告,從公司治理、綠色金融、支持地方、服務客戶及公益活動等方面展示了該行2021年在ESG方面的實踐和成果。
強化公司治理 筑牢發展根基
2021年6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強化公司治理監管,不斷提升公司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021年,貴州銀行主動適應新時期監管規則和競爭環境的變化,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進一步厘清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的責任邊界。ESG ?管理方面,該行董事會新設ESG管理委員會,為各項ESG議題落地提供“生長土壤”。風險管理方面,深入融合風險管理體系與業務工作,因地制宜科學制定全面風險政策,自上而下傳導“穩健合規”的風險偏好,引導信貸資源向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傾斜,有力支撐全行高質量發展。此外,為夯實合規基石,貴州銀行不斷強化全行廉潔從業宣貫及監督工作,內部開展反腐倡廉培訓次數9次,反腐倡廉培訓覆蓋7500人次,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發展綠色金融 踐行“雙碳”承諾
2020年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向世界莊嚴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十四五規劃》中,我國進一步提出“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業內人士指出,“十四五”規劃和“雙碳”戰略目標對中國企業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未來我國能源、產業、消費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和變化,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業務和機會。在此背景下,貴州銀行緊跟政策方向,大力推動綠色轉型發展。
持續健全頂層設計。為響應國家“30?60”戰略,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2021年貴州銀行發布了《貴州銀行綠色金融戰略規劃(2021-2025 ?年)》《貴州銀行“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目標與行動》,提出“赤道銀行”“綠色銀行”“碳中和銀行”三位一體的戰略愿景,力爭到2025年,全行新增“碳金融”融資200億元;到2030年,支持全省“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產業融資不低于500億元;到2050年,碳金融占比不低于30%。力爭到2028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爭取2050年實現碳中和。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2021年,貴州銀行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綠色貸款余額達349.71億元,較年初增長121.19億元,增幅53.03%,支持了237個節能環保項目,投融資活動共計減少碳排放量381.62萬噸,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同時,該行2021年成功發行5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今年3月又成功發行3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
深化運用赤道原則。自2020年11月30日宣布采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六家赤道銀行以來,貴州銀行積極落實“赤道銀行”管理要求,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2021年,該行對經營機構申報的軌道交通、水利水庫、基礎化學原料制造等可能對環境與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融資開展“赤道原則”適用性判斷,涉及項目20個,融資金額32.2億元,項目涉及總投資113億元,涵蓋19個客戶、6類國標行業。
積極踐行低碳運營。為積極響應“雙碳”目標,貴州銀行作出了自己的“雙碳”承諾:力爭于2028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圍繞上述承諾,該行積極踐行綠色低碳運營,注重辦公樓宇的節能環保設計,落實節能降耗各項制度和日常管理措施,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和線上業務,2021年辦公用紙消耗量同比減少16.6%,電子銀行渠道金融性交易占全行總交易量比例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達98.84%。
服務地方經濟 彰顯金融擔當
2021年,貴州銀行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鏗鏘步伐。全行資產總額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038.80億元,增幅10.40%;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7.37億元,實現凈利潤37.06億元;不良貸款率1.15%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426.41%,同比提升92.05個百分點。
取得優良業績的背后,是貴州銀行不忘初心、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不懈努力。圍繞貴州省政府“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的發展戰略,貴州銀行積極探索業務方向,2021年投放“四化”貸款共計483.84億元。其中,新型工業化貸款111.73億元、新型城鎮化貸款302.62億元、農業現代化貸款28.70億元、旅游產業化貸款40.79億元,為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力。
同時,貴州銀行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彰顯國有銀行擔當。2021年該行投放實體經濟貸款517.31億元,年末實體經濟融資余額1438.23億元,增幅52.52%;民營企業貸款余額379.80億元,增幅22.25%;“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8.86億元,增幅39.98%,惠及1.8萬戶小微企業。
在鄉村振興方面,貴州銀行深入農村“藍?!?,2021年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78.53億元,同時大力發展惠農業務、加快惠農站點建設,努力為農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使之成為農村居民放心、滿意的“鄉鄰小站”。
堅持用心服務 實現客戶價值
一直以來,貴州銀行堅持“用心的銀行”服務理念,始終將為客戶創造價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
強化科技賦能。2021年,貴州銀行不斷豐富數字金融服務場景,助力“健康貴州”推出“藥采貸”,聚焦“黔貨出山”推出“一碼貸”,讓數據多跑腿、客戶少跑路,并成功榮獲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場景創新獎”、人行《金融電子化》“2021年金融業場景金融建設突出貢獻獎”。
提升客戶體驗。貴州銀行將營業網點視為服務實體經濟和民生普惠的基本載體,持續推進“貴州銀行星級營業網點”創建,累計創建了16家全國星級網點。同時,該行堅持用心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2021年投訴滿意度同比提升0.25個百分點至99.01%。
實現客戶價值。為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貴州銀行根據不同類型客戶的特點,創新推出各類特色金融產品。推出“青惠貸”“創客貸”“個人小額創業貸款”,助力個人創業;推出“農戶貸”“興農貸”,助力農戶發展生產;推出“非遺貸”,為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積極投身公益 踐行社會責任
此外,貴州銀行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任務,充分挖掘周邊社區的“急難愁盼”問題,圍繞助學、敬老、環保等主題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責任。2021年,貴州銀行共開展志愿活動4499次,參與人數達6458人次,活動時長達31007小時。
當前,我國銀行業正處在向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重要關口,以ESG為抓手推動發展理念、發展模式轉變正在成為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貴州銀行的ESG實踐為銀行業探索形成商業可持續的ESG模式提供了良好借鑒。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