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密集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多家銀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推進數字化轉型,在資金投入、引入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負責任”和“有溫度”應是銀行業以科技服務實體經濟、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
當前,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日趨成熟,金融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從近期密集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可以看出,各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均有所加大。
年報顯示,2021年交通銀行金融科技投入87.50億元,同比增長23.60%;為該行營業收入的4.03%,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2021年,招商銀行信息科技投入132.91億元,同比增長11.58%,是該行營業收入的4.37%。2021年,光大銀行科技投入57.86億元,同比增長12.35%,占營業收入的3.79%。2021年,興業銀行科技投入63.64億元,同比增長30.89%,占營業收入比重上升至2.88%。
從具體應用來看,各銀行均將金融科技作為提升內部運營及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并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例如,交通銀行推出“薪稅管家”數字化薪酬場景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強化“普惠e貸”功能,融合個人與法人、多種擔保方式,為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提供線上“一站式”融資支持。
確?!柏撠熑巍薄坝袦囟取?/strong>
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強調,引導從業機構落實倫理治理主體責任,用“負責任”的科技創新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機構應制定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戰略,推動金融科技深度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同時,進一步發揮金融科技的普惠服務價值,在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全面鄉村振興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闭新摻鹑谑紫芯繂T董希淼稱。
近年來,通過金融科技延展服務半徑已成為銀行業共識,多家銀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在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服務效率。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介紹,該行建立了春耕備耕信貸服務“綠色通道”,推行信貸審批優先受理、優先辦結等機制。運用金融科技讓廣大農戶在手機上就可以自助申請小額可循環運用的“惠農e貸”,力爭全年累計投放7000億元以上,余額增長1000億元以上;大力推廣手機銀行鄉村版,不斷豐富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場景金融,助力春耕備耕駛上科技快車道。
在小微金融方面,為提供流暢的普惠服務,工商銀行積極鏈接生態,與核心企業、多家平臺機構實現系統直連,將金融服務嵌入小微企業多個生產經營場景、產業鏈真實交易場景,融合行內外數據信息、系統決策模型等多項數字化技術和方法,以全流程線上化服務解決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確保疫情期間服務不斷檔
疫情暴發以來,銀行業在提供無接觸服務方面已積累了較多經驗,為金融科技應用兼顧“負責任”和“有溫度”提供了典型案例。
當前,上海、深圳等地區仍在經受疫情考驗。記者了解到,這些地區的銀行多舉措加大線上服務力度,確保金融服務不斷檔。
例如,浙商銀行上海分行通過超短貸、至臻貸等“零接觸”全線上操作的金融產品,保障了客戶能足不出戶實現融資和交易。
除此之外,針對疫情期間多地封閉管理帶來的人力不足壓力,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及時通過自助渠道、機器人等手段多管齊下彌補產能空缺,推動“浦大喜奔”APP與客服工作進一步融合,引導客戶由人工服務轉向APP在線服務,從而釋放人工服務壓力,保障客戶正常用卡需求。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