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立不久的貝萊德建信理財選擇量化權益類產品作為首款推出產品,使理財子公司的權益類產品隊伍中再添一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資管新規的全面推進,固有剛性兌付理念將被逐漸打破,理財子公司更多會通過直接發行權益類產品或FOF理財產品的方法參與權益類市場投資。
權益類產品稀少
目前,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已經大規模占據了理財產品市場。據8月份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顯示,截至6月底,理財子公司已籌建2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家,產品存續規模達10.01萬億元,占理財市場38.80%,成為理財市場中存續規模最大的機構類型。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理財子公司產品類型中,權益類產品的占比非常少。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梳理發現,截至9月8日,理財子公司存續和在售的理財產品共有5987只,而權益類公募產品存續13只,在售1只。其中,該只在售產品為貝萊德建信理財獲批開業后發行的首只產品(貝萊德建信理財貝盈A股新機遇私行專享權益類理財產品),于建設銀行私行渠道發行。
對于銀行較少推出權益類產品的原因,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銀行客戶對虧損的承受能力相對較低,權益類產品的收益波動較大,對銀行的研發能力和風控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前期投入會很高,較少推出實屬正常?!?/p>
恒天財富私人財富管理師武蘇偉表示,“理財子公司的加速成立,疊加債權類等固定收益市場投資風險加大、通道減少,加大權益類投資已成必然。因此,未來銀行一定會大力推出權益類產品?!?/p>
持續加碼FOF產品
除了發行權益類產品,當前,理財子公司還積極通過FOF理財產品間接參與權益類市場投資。
FOF產品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投資范圍僅限于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市場上存續的理財產品名稱中含“FOF”字眼的產品有165款。其中,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有136款,占比高達80.56%。從業績比較基準率來看,FOF類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率明顯高于銀行理財市場整體水平。
國際注冊理財師學會講師王詩文表示,銀行加碼布局FOF型理財產品,首先,對銀行低成本拓展多元化資產配置品類有著積極的意義;其次,可以滿足廣大投資者實現兼顧權益類投資收益與相對較低風險的心理預期。
對于未來銀行是否會加碼布局FOF產品。王蓬博表示,“隨著未來整體市場環境趨勢向好,投資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未來,FOF類產品占比可能會不斷提升,以滿足銀行類理財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p>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