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28日),財聯社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重慶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于近日就醫療美容、教育培訓、住房租賃(含長租房)等三個領域的貸款情況,對轄內小貸公司進行摸底調查,要求相關機構上報合作機構、在貸余額、綜合年化利率、在貸戶數、逾期90天金額、逾期90天戶數等詳細信息。
業內人士稱,此次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重點排查的場景均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校外培訓、部分學科類教育機構存在消費分期付款的情況,在教育新政之下,教育培訓類貸款可能出現一定的不良上升風險,因此監管部門需對相關情況進行摸排。
近日廣東小貸協會亦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開展培訓貸業務的風險提示》,列舉培訓貸利率過高、貸款用途監管不到位、誘騙學員辦理貸款、申請退款難等諸多風險,要求會員單位及各小貸公司監控貸款用途,嚴格管控第三方合作機構貸款資金的流向,依法合規經營。
重慶當地一家小貸公司人士表示,當前盡管監管部門暫未對教育貸、培訓貸業務下發明確的指令性文件及進行窗口指導,但相關場景已出現嚴監管跡象,預計未來相關貸款業務量將迅速萎縮。該人士透露,其所在的業務部門已在調整方向,監管不允許做的業務將全部停止新增,消化存量。
多地金融監管部門關注教育貸風險
“重慶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近期對教育培訓相關的貸款情況進行摸查,轄內小貸公司已經全部上報了相關貸款的情況?!敝槿耸肯蜇斅撋缬浾咄嘎?,預計監管此舉或與防范金融風險有關,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具體的監管文件下發。
上周六,《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下發,強化培訓收費監管成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治理工作?!兑庖姟芬?,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
柒財智庫首席研究員畢研廣表示,此前,很多的教培行業尤其是針對學前教育,校外培訓、部分學科類教育等機構采取了消費分期模式進行付款,一旦這類機構出現政策上的嚴管,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分期還款、退費等問題。他認為,重慶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此舉或是對相關貸款行業風險狀況的一次摸排。
實際上,各地金融監管部門早已對教育培訓行業貸款風險有所預期。
近日,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向會員單位及各小貸公司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開展培訓貸業務的風險提示》,要求強化培訓收費監管,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該協會認為,由此會對培訓貸、教育分期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后續較難開展培訓貸業務。
而早在去年11月份,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就下發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在京開展“培訓貸”業務的風險提示》,要求異地小貸公司不得在北京市開展“培訓貸”等放貸業務。北京市金融監管局表示,已發現部分小貸公司(包括外省市小貸公司或外省市網絡小貸公司)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在北京開展“培訓貸”等貸款業務,存在不當營銷宣傳、串通誘使學員借貸、預付費退款難度大、轉移責任等風險隱患。
教育貸業務量或快速萎縮
一位從事教育類貸款業務的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培訓貸款的初衷是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可以助推普惠教育,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之前接觸不到的優質教育資源。但隨著《意見》的出臺,學科類教育培訓貸的場景將大幅收縮,預計教育相關的貸款業務規?;蚩焖傥s。
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合作集群發起人嵇少峰認為,當前教育貸領域主要的合作機構集中在《意見》重點嚴控的K12教育行業。K12教育行業需為“非營利性機構”,這意味著教培機構的商業模式、經營發展、資本運作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不過,據了解,以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為方向的教育平臺暫不受《意見》影響,且這部分培訓仍有貸款的需求,因此業內人士預計,未來教育貸業務的場景或將轉向這些領域。不過,由于成人教育的市場份額和總體需求較小,由此產生的相關貸款業務量預計亦不會太大。
“新政已經落地,且并未給貸款機構退出的緩沖時間,預計存量教育培訓貸款業務將受到沖擊,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憋俜灞硎?,近年來,教育培訓領域的貸款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小貸等貸款機構,但當前教育培訓總體貸款量占比不大,不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太大影響,但預計相關貸款不良上升不可避免,貸款機構應做好不良貸款處置的預案。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