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居民財富規模的持續增長,中產階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為我國社會生產和消費的主力軍。繼高凈值客群之后,中產客群也成為了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重要力量。在中美貿易戰、全球疫情等各種宏觀環境對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如何化解財富焦慮,在更多更復雜的投資產品與服務中進行科學配置與選擇,以實現家庭財富保值增值,成了當下中產們的共同訴求。同時,如何洞悉中產階層的財富管理需求,滿足他們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成為了財富管理機構增強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7月2日,由普益標準主辦、普益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白皮書》發布會在成都圓滿落幕。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化解財富焦慮 解鎖增值密碼”,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教授,普益集團CEO任勇出席并致辭,普益標準首席經濟學家、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王鵬教授受邀出席并做主題演講,此外還有來自銀行、信托、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代表參會。
會上,普益標準和普益集團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借助對覆蓋全國共21個省直轄市的中產家庭樣本的抽樣調研,勾勒我國中產家庭的特征和財富畫像,旨在幫助中產家庭了解當前在資產配置方面的現狀、困惑和需求,并且助力財富管理機構完善自身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更好地為中產家庭提供資產配置服務。
中產家庭的特征和畫像:年輕態、高學歷、低生育率
《白皮書》顯示,中產家庭呈年輕態,學歷水平較高,生育水平較低,勞務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收入與年齡、學歷具有一定正相關性。研究發現中產家庭年齡主要分布在26-55歲之間,其中26-35歲年輕中產家庭占比超4成,總體平均年齡37歲。中產家庭本科學歷占比近半,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達32.11%。有過半數的中產家庭育有1孩,僅有兩成家庭育有2孩,年輕中產家庭生育率更低,26-30歲年齡段中有過半的中產家庭未生育子女。中產家庭整體重視子女教育,約四成家庭的年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5%-15%。近八成中產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勞務工資報酬,家庭收入多集中于50萬及以下,平均年收入為56.04萬元,年齡越高、學歷水平越高,高收入段家庭占比越高。
資產配置的現狀和痛點:開支增多、規劃不足、結構不佳
《白皮書》指出,中產家庭資產配置普遍存在財務壓力大、理財知識匱乏、資產配置長期項目規劃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研究發現當前子女教育、養老、還貸已成為壓在中產家庭身上的三座大山,房貸更是中產家庭最大的負債壓力來源。與此同時,中產家庭對家庭收支預期較為謹慎悲觀,迫切需要優化資產配置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但當前各類傳統穩健型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個人理財能力的不足導致了中產家庭資產配置難度的增加。此外,研究發現當前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配置理念不成熟,仍有“剛兌”期待,約有7%左右的中產家庭不愿接受本金損失,近一半家庭對凈值化資管產品的運作較擔憂。二是財富保障水平低,長期項目支出配置規劃不足,僅有不到三成的中產家庭對財富保障及家庭風險管理有比較高的了解,26-35歲家庭普遍在子女教育、養老、醫療等長期項目支出配置方面缺少全面規劃。三是配置結構不合理,住房資產占比較高,平均占比達52.33%,金融資產中存款及銀行理財等固收類資產配比高,金融資產配置結構有待優化。四是養老、醫療規劃不足,過半中產家庭年均保費開支不足家庭年收入的一成,家庭全員保險配置率不高,主要以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為主,保單量并不高,但提高保險配置比例意愿明顯。
資產配置的需求和傾向:穩健增長、計劃增投金融資產、機構打理
《白皮書》發現,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目標以穩健增長為主,公募基金增投欲望最強,傾向于專業機構打理投資。研究指出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需求呈現出與高凈值等財富群體不一樣的特點。從配置目標來看,37.81%的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目標以穩健增長為主,36-45歲中產家庭群體“冒險”精神較突出,26-35歲群體更為激進。從配置結構來看,中產家庭的公募基金增投欲望最為強烈,有六成左右的中產家庭計劃未來一年提高公募基金資產的配置,股票、商業保險、私募基金緊隨其后。從決策方式來看,多數中產家庭更傾向于選擇專業機構打理投資,注重服務機構的專業性,同時也在產品的豐富性和收益性、服務的多元化等方面對服務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產配置的主張和建議:明確目標、政策把握、分散投資、科學配置
《白皮書》建議,中產家庭需確立合理的資產配置目標、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優化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并選擇專業的財富服務機構。一是要立足家庭生命周期,從家庭所處階段的需求出發,確立合理的家庭財富配置目標,以確保家庭的發展能有序實現,同時強化風險意識,將風險管理作為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要目標。二是要把握宏觀政策趨勢,尤其是要深刻認識到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產資產配置價值有所下降,應樹立資產配置理念,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三是要確立整體配置邏輯,通過分散投資,優化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實現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性三大目標統一,組合產品或成最佳選擇。四是要選擇科學配置方式,金融資產配置是專業性相對較強的領域,中產家庭可委托專業機構,合理設計專業化與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更好地滿足自身資產配置需求。
作為后疫情時代我國中產家庭的最新解讀,《2020中國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白皮書》從年齡、學歷、收入、投資經歷等多個維度探索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現狀,幫助中產家庭全面洞悉自身資產配置需求。同時,《2020中國中產家庭資產配置白皮書》有助于財富管理機構完善自身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更好地為中產家庭提供資產配置服務,推動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